(獨媒報導)農曆新年期間,荃灣楊屋道街市一帶出現大量棄置發泡膠。有荃灣區議員指出,運菜車休息,沒有將發泡膠菜箱運回內地供菜場,加上街市商販大量棄置發泡膠,令環境骯髒不堪。他們聯同塑膠回收業界代表建議環保署及食環署添置發泡膠冷壓機,將未能再用的發泡膠箱即場壓碎後回收再造,達致「零堆填」。
膠箱積聚污水及廚餘 衛生惡劣
荃灣區議會環境委員會主席、新民主同盟譚凱邦指,被棄置的發泡膠箱大多與腐爛蔬果、垃圾混在一起,影響衛生。譚又提到,河背街、川龍街、新村街一帶的商販多,數量甚至遠超街市內的商販。他指,年三十當天,食環署外判商動用18次大型夾車及5次垃圾車,才能將大量的垃圾及發泡膠箱清走,直言情況難以接受。
公民黨荃灣區議員陸靈中表示,年廿八、廿九期間不斷接到居民投訴,稱從家中出門就如置身垃圾堆之中。荃灣區議員、荃灣社區網絡林錫添亦指,發泡膠箱內積聚污水、廚餘,甚至有老鼠出現,衛生情況堪憂。他表示,發泡膠箱數量驚人,年廿八至年三十期間,其辦事處職員亦協助清理垃圾,當時有超過7輛夾車及40名食環署潔淨組工人在場。
(左起)「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項目經理李家銘、新民主同盟荃灣區議員譚凱邦
往垃圾站來回須30分鐘 對商販不便
工黨荃灣區議員趙恩來指出,河背街、川龍街、新村街一帶「一個垃圾站都冇」,最近的垃圾站遠在聯仁街,「商戶點會願意叫伙計來回30分鐘推垃圾過去?」趙又指年廿八至三十期間,僅有食環署潔淨組努力清理,食環署檢控組和警方則欠缺角色,「我巡視街市咁多次,見唔到有一個軍裝警員,遑論執法同管制?」
「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項目經理李家銘表示,回收前需先清理膠紙,程序繁複,而民間的回收組織吞吐量亦不高,需要環保署投放更多資源,完善回收系統。李建議有關部門於相關地點裝設鏡頭,打擊非法棄置。
促添置冷壓機、商販源頭分類
多名荃灣區議員指出,部分質素較好的發泡膠菜箱本應由貨車運回大陸菜場重用,但由於商販沒有將爛菜、「爛箱」及「靚箱」分類,而新年期間亦沒有較大地方儲存「靚箱」,以致大量發泡膠最終被送往堆填區。
他們要求環保署及食環署盡快建立街市及周邊的發泡膠箱回收系統,以「靚箱重用 碎膠回收」為目標,達致發泡膠「零堆填」。他們提出先由商戶源頭分類,將可以重用的「靚箱」放到指定空間整理,再由貨車運回菜場;「爛箱」則以發泡膠冷壓機即場壓碎,減少體積並製成塑膠原料;包裝及爛菜則棄置於垃圾桶,或作廚餘回收。
關於新年期間的發泡膠箱問題,他們則指環保署應以「綠色年宵」的方式,邀請團體或社企在街市駐場,加強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