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60後|讀書定做學徒(二)

60後|讀書定做學徒(二)

文:哲

話雖如此,七十年代的生活要求不算高,肯做至少能三餐溫飽,一項技能便能做一輩子。
「以前有個朋友會熬紅豆沙,再賣給酒樓、餅店,又有位朋友買部機器製麵,成世就可以做呢行。」

「而家邊有人教呢啲技藝,而且也不會有人入行。」大學生畢業,希望從事知識型工作,卻僧多粥少,同時手藝行業雖有選擇,但卻沒有人入行而漸式微。何生指,現在還要特意入職業訓練學校去學是非常無稽。我想何生大概認為的無稽,是一行技藝在現今社會被學術商品化,非要配上學歷及證書才能證明自己有能力,而當中在課堂的學習方式,遠遜於以前學徒師傅式的教學。

早前恰巧家中需要安裝門鎖,鎖匠來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跟著學藝,想必要初入行跟師傅接工作。師傅一邊口頭傳授,一邊著學徒留意電鑽力度、裝鎖位置、施力技巧等等。想必這種傳授方式,學徒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學習,與現在職業訓練相差甚遠。

何生說,學滿師其實就是感覺你自己可以獨當一面可以出去創業。學徒待遇不高,勉強生活還過得去,養家已是不可能,技滿可升為「補師」,再成為師傅,才叫捱出頭。

但無奸不商,何生指雖然以前學的都穩打扎實,但必定要學「打茅波」,意思就是「點整到你唔好理,搞掂就得」。怎麼說? 何生有次不懂修理沒聲音的電視機,滿頭大汗左搞右搞一大輪後也找不出故障位置,突然拿著的筆不小心碰到電線位置,電視機馬上有聲音。何生急中生計,把一條電線頭焊一邊接駁在該位置,見電視功能回正常,連線也不處理,讓它放在裏面,當作修理好。開初的彩色電視電壓較大,火牛易瓜柴,而且有可能買不到原廠配件,師傅也會想法子自己以繞線機做個相若火牛來替代。你可以說是土炮技術,但也充滿著民間智慧。

===============================================

60後簡介:一個生於深水埗,將近住了五十多年的街坊何生,講下自己舊時係深水埗生活嘅故仔。

-
▎深水埗小學鷄
https://coredassp.wordpress.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coreda.ch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