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蘿蔔」的上下游 —本地農業的微縮地形

「香港蘿蔔」的上下游 —本地農業的微縮地形

文:周思中(香港農業3.0項目研究員)
圖:「香港蘿蔔」facebook專頁

台灣有個關心農業議題的獨立網媒叫「上下游」,做大量關於台灣農「業」的專題報導。為甚麼用引號括住「業」字呢?比如說筆者近日讀了該網一篇關於洋蔥的報導,就認識多了台灣甚麼地區種洋蔥、不同產區的採收期與收購價的關係、農民與所謂盤商的關係、氣候對洋蔥種植的影響等。一篇報導將洋蔥由農田到餐桌之間的各個環節立體地描述了出來。消費者在某個日子以某個價格買到洋蔥,誰人在哪個環節虧了本或賺到合理利潤,農「業」之為一個產業,整個輪廓都浮出來了。

種又煩唔種又難

香港的農「業」又是怎樣的呢?最多人說的可能是「式微」、自給率低等刻板印象。農業不單止種植,甚麼人買農產品呢?農產品的供應期是如何呢?由農場到餐桌,路途是怎樣的呢?有甚麼地方特別暢通或擠塞呢?這些平常看不見的問題,其實深遠地影響著農夫的生計、種植規劃,以至能不能吸引到新人入行。

就以遲水蘿蔔為例,在云云的蔬菜品種裡,一直都是下價貨。一年到晚除了過年用來做蘿蔔糕時吃得較多外,平時多是炆牛腩或食車仔麵時加五蚊換來幾嚿清水蘿蔔。然而,要知道蘿蔔是單位面積產量相當高的一種農作物,三個月之內可收成,一平方呎大概就能產出一條一斤起跳的蘿蔔,種得好的話三四斤是尋常。這作物也恰好適合南方區域如香港種植。

問題就來了,炆一煲牛腩,一兩斤蘿蔔綽綽有餘,誰人要大批的蘿蔔呢?另一方面,遲水蘿蔔不似甘筍紅菜頭等可待在田頭,長到成熟便要採收,否則花心、水分下降影響品質;如果農夫針對歲晚蘿蔔糕的市場來種植,更有可能出現蘿蔔在農曆新年前兩三星期大量應市的情況,要麼推低價格,要麼無人問津。

穿針引線的蘿蔔

是以,雖然遲水蘿蔔是本地秋冬天適合作物,然而農夫若種得多,就要面對銷售的問題。今年,一班有心有行動力的人,開展了「香港蘿蔔」計劃,上游連結本地八個農場,中下游約二十間食物加工場、餐廳、小店等,將農曆年即將應市的九千斤蘿蔔,以新鮮蘿蔔和蘿蔔糕,接駁到本地消費者手中。這種形式的企劃,就算不是前無古人,大概也是市面少見。

農民平常只管種,有收成才想到哪裡賣。製作蘿蔔糕的加工場當然要計劃生產,但也是到製作時方外出採購,一般消費者更是到歲晚才出去搜購蘿蔔,將一二三產業連同消費者加以連結和整合,是一件怎樣的工作?

134644899_157958279448958_8723353081646978425_o
蘿蔔糕上市的時間大約只有年三十晚前兩星期左右。再加上蘿蔔糕全部不含防腐劑,要鮮造鮮賣,零售店要考慮兩星期內自己能賣出多少,以至店內的冷藏設備能儲存多少糕等,都是作具體決定要參考的因素。

挑戰:規模與時機

從上游看,組織者要物色合作農場和商議供貨數量。農夫比較簡單,量產若有通路為前題,其實問題不大。就以計劃裡一間農場為例,農場往年已與一家本地餐廳合作,前者種蘿蔔後者造糕和自行銷售。餐廳每年委託製作一個數量,農場努力生產,按時交貨。

這合作關係看似簡單,但當計劃涉及多個農場、加工場和零售店,就變得具挑戰性了。「香港蘿蔔」其中一位組織者,上水華山鄉土學社的農夫小孔平靜地吐出一句評語:「膽顫心驚」。他坦言大家都未試過這模式,未必馬上能夠預計規模和時機。例如一間參與計劃的加工場,其人手和設施足以應付每日數以千斤蘿蔔,但因為未試過如此大規模地生產和銷售蘿蔔糕,所以認投多少蘿蔔來造糕並非一個簡單的決定。組織者方面,就要努力物色本地小店作為蘿蔔糕的零售點,讓加工場能更安心地生產。

000
農夫小孔(右)坦言大家都未試過這模式生產及銷售,未必馬上能夠預計規模和時機。

在零售店的層面,同樣有一系列的實際情況要處理,例如蘿蔔糕的供應日期及最低訂購量等。如前面所述,遲水蘿蔔大部份都是針對過年造糕的需求,考慮加工場造糕所需的時間後,蘿蔔糕上市時間大約只有年三十晚前兩星期左右。再加上蘿蔔糕全部不含防腐劑,要鮮造鮮賣,零售店要考慮兩星期內自己能賣出多少,以至店內的冷藏設備能儲存多少糕等,都是作具體決定要參考的因素。零售店確定參與後,加工場的出品如何最有效率地運送到所有零售店,又是另一場鬥智的作戰。

另一位香港蘿蔔的組織者、實踐社區支援農業的小店負責人浩盈表示,要組織起多個農場及數以十計的小店,物流及運輸的支援極具挑戰。參與計劃的農場哪一天出貨、小店哪天可以接收多少蘿蔔、如何安排物流路線以將運輸成本減低等,是一條極花腦筋的算式。浩盈認為,要不是田嘢本身有相熟司機幫忙跑農場運菜,算是順路可以運收蘿蔔,蘿蔔的物流成本將上升不少。

再回到上游看,今年的生產也是障礙不少,一月十二、十三號的低溫和結霜現象,不少老農都指可能是三十年來罕見。最嚴重的地區包括打鼓嶺及八鄉,剛好就是幾間參與計劃的農場所在區域。具體災情不同,但都或多或少有影響。另外今年野豬問題也加重了不少農場的工作量。到收成之時,能否按議好的數量供應,仍然是拭目以待。

小結:上下游的「共學」

如果上面的描述顯得有點瑣碎,不過是說明整個農業的上下游,實質上就是靠全部這些瑣碎的環節都能順暢地整合後,從農田到餐桌的路徑才能既及時又可口。從這角度看,本地農產的「市佔率」容或低,但不代表,也不妨礙本地有其農業上下游,或說農「業」。「香港蘿蔔」的統籌過程,將原本各環節各自為政的全部相關工作,即上下游的相關事項,都濃縮在一季一個計劃中。累積經驗和產能,加上廣義的消費者食農教育,大概就是「香港蘿蔔」的核心追求。計劃第一年推出,總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一年一年的辦下去,相信農場、加工場、零售店和消費者之間能逐漸互相學習和適應,規模和時機等問題也會在經驗逐漸累積的過程中,越來越可預算和操作,令更多人可以在新年伊始,嚐到整個上下游在歲晚努力工作的成果。

延伸閱讀:
「香港蘿蔔」facebook 專頁
《一年一局——蘿蔔糕生命史》
《我與蘿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