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粉嶺流水響水塘最近因塘畔的落羽松葉逐漸變紅,成為郊野打卡熱點,吸引大批遊人前來觀賞。遊人與當區村民「爭車搭」,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指,有村民因等車時間大增一倍,致上班遲到而遭扣勤工津貼。
羅庭德認為若要長遠解決問題,需要興建掉頭位或迴旋處,讓載客量較高的單層R線巴士使用;惟過程涉收地,他指地區行政部門沒有足夠權力處理,出現「真空」狀態。羅又指,是次人潮引致的交通問題反映香港旅遊配套不足,沒有政府部門負責規劃。
村民等車時間增 上班遲到遭扣勤工
往返鶴藪一帶及粉嶺市中心主要依賴52B一條小巴線。羅庭德指,鶴藪村有約80戶村民,近期因遊客大增,村民須與遊客「爭車搭」,不論是週末或平日,從村內出市區,還是從市區回家,村民的等車時間增加至少一倍。有村民向羅反映,等車時間大增令其上班遲到,無奈被扣勤工津貼。
羅庭德近日連同五個相關部門代表,包括運輸署、漁護署、警務處交通部、路政署及民政處,到流水響水塘視察交通及人潮情況,商討解決方案。從1月16日起的6個星期六、日,早上9時至晚上6時,警務處交通部會派員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確保流水響道車路暢通。
鶴藪村村民需要等一小時才能上車。
倡建迴旋處 涉收地 地區行政無權處理
流水響水塘附近僅有一排泊車位,羅庭德認為如能在鶴藪道興建掉頭位或迴旋處,讓載客量較高的單層R線巴士使用,將有效疏導遊客。惟鶴藪道兩旁多為私人土地,有關建設將牽涉收地問題,羅庭德嘆要在地區行政層級落實此方案並不容易。
他解釋,運輸署部門在軟件方面負責跟進小巴線是否充足、與巴士公司協調等,在硬件方面則負責完善道路安全等相關事項,「每年批畀地方行政嘅budget就係呢啲,如果無啦啦叫佢收地,佢係唔會做到。係要叫運輸署署長壓落嚟,同地政署署長講話要收鶴藪嘅地先得。」
羅庭德續稱,如屬於政府土地,收地甚至牽涉漁護署、路政署及民政處,「幾個部門之間,究竟邊個有權去處理呢?」,「想爭取,但連適合嘅對頭人都冇」。羅指出,官僚文化令地區行政部門沒有足夠權力處理這些事項,地區行政「真空」,拖慢回應社區需要的速度,「最後塞咗畀警察同小巴公司,但其實小巴公司係無道德義務幫你加班次。」
人潮湧郊野 無部門負責配套
羅庭德又認為,從是次流水響水塘紅葉熱潮引致的交通問題,可見香港旅遊配套亦「真空」,沒有政府部門負責硬件規劃和配套工作。他指,旅遊事務署負責酒店續牌、管理郵輪碼頭等,而旅遊發展局的角色僅限於市場推廣,「一個本地遊嘅地方,計下每年有幾多遊客、遊客嚟到會做啲咩、佢哋點樣出入呢啲工作,原來係冇一個部門負責喎,但就話自己係國際旅遊城市。」
羅庭德相信即使疫情過後,流水響水塘的「天空之鏡」效應仍會持續,前來的遊客只會有增無減。他認為既然水塘現時在配套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吸引大批市民,更值得改善配套,增加地方經濟產值之餘,也能更好地控制人流,「佢做到好多旅發局想做但做唔到嘅嘢,而呢啲全部係organic嘅」。
羅庭德覺得,每當郊遊熱點出現打卡人潮,不少人都只會「鬧遊客」,他認為這並非健康的討論,「咁郊野公園梗係全香港人㗎啦,開咗出嚟都好應該行,其實不為過。應該要追本溯源,當時起水塘時應該諗埋檢討機制,當遊客數目超過一定數量,就會有邊幾個部門一齊去傾應對措施 。」他想像若能在粉嶺市中心興建一個大型地底停車場,停泊前往區內各郊野公園的旅遊巴,已是其中一個改善配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