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有關WhatsApp與Signal的選擇問題,已經持續了好一陣子,但在一片「轉會」、「移民」的呼籲中,有人提起了ICQ——對,是那個早見於小學、中學,甚至是部分九十後和零零後聞所未聞的ICQ。
我覺得這是一個突破,不是功能上哪款優勝、哪一種保安度較高的突破,因為關於功能上的優劣,從來都是相對;這念頭的突破,在於它提醒了我那段朋友不用太多、資訊不是太爆炸、社交不須太複雜的時光。這段時光離我們很遠嗎?其實不是。
投身社會的這些年,有幸遇過不同範疇的高人,但其中有兩位,令我特別折服:他們當中,一個不用手提電話,但到了訪問日的指定時間和地點,自然會看見其蹤影;一個沒有手提電話號碼,不過只要發電郵,必獲回覆。雖然兩位前輩後來都有作妥協,勉強擠身紛擾的社交平台,只是兩位在此前已將此事堅持多年,也一直無阻其工作和生活。而在這次的「社交移民」爭議中,我突然記起了他們,也想到了他們躬身力行的實踐,不就是在演繹一種社交溝通的減法嗎?
過去十多年,社交媒體太龐大、通訊工具太方便,才令我們自覺一定要追上潮流,安裝不同的通訊軟件和社交平台,以致不落後人前;加工具、加朋友,加功能,加到一個地步,令我們也自覺沒有了這些,生活就不成生活。但事實卻是,工具多了,我們看似說得更多,只是真正要維繫的關係,卻不見得有好好經營——這是我近來在一節震撼教育中的感悟,遺憾的是,這課的代價太沉重。
昨夜,和身邊人談起了回到ICQ這事,一個個在努力憶起自己的陳年ICQ號碼,有人成功登入,看見自己的青春印記後就笑得不可開加;有人沒法記起甚麼,唯有重新建立賬號,但笑笑說說中,好像又為這些冰冷的通訊軟件加了些人氣,也真正回到了通訊的真正意義:人。
估計會在ICQ遊玩好一陣子,因為一收到訊息,那提示聲響就令我心情變得輕快。
喔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