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網媒眾新聞宣佈,前有線新聞中國組原班人馬將加盟,成為「眾新聞中國組」。前有線中國組助理採訪主任黃麗萍稱目標於3月推出節目,內容與之前「有變化,但會保留部分元素」。此外「眾新聞中國組」剛剛成立,暫時未有回內地採訪的計劃,但待安頓下來便會申請採訪許可。
後排(左起):前有線中國組記者區翠恩、曾海琪、徐文傑、翁維愷
前排(左起):眾新聞主筆楊健興、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前有線中國組助理採訪主任黃麗萍
黃麗萍:計劃趕不上變化,既然總辭唔爭在行多一步
黃麗萍稱自有線大裁員後,聽到坊間不少聲音希望他們可以「重新出發」。她笑言,自己以前工作時不覺得有線中國組做得特別出色,直至被裁後因隔了一段時間沒看,再看時才發現:「又真係幾好睇喎,啲故事幾有趣!」她相信,「有好多人想我哋繼續生存」;同事之間討論過後,了解彼此都希望繼續做中國新聞,亦相信「越差的時候,越是做好新聞的時候」,遂答應原班人馬加盟眾新聞。
黃麗萍指,現時很多事情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故只能夠去嘗試,「冇人保證將來會成功,但如果一開始已認定自己會失敗,便永遠不會咩踏出一步。「喺呢個moment,既然大家都總辭得,都唔爭在再試多一個機會、比自己行多一步。」她指,10多人看似人手很多,但做新聞背後包括深入的資料搜集、統籌等,而中國組各人有自己的專長,需要互相配合才能保持質素,「我哋想要好嘅中國新聞,就需要有呢一班人去做。」
指網媒自由度較大 報導風格將更多元
黃麗萍稱,「眾新聞中國組」目標於3月推出節目,內容與之前「有變化,但會保留部分元素」,如會有更多深度分析性文章或不同風格的報導:「希望大家見到熟悉嘅面孔、熟悉嘅內容之餘,都畀到一啲驚喜人。」
加入有線前曾於眾新聞工作的翁維愷指,眾新聞作為網上媒體,雖有人手、資源不足的問題,但自由度較大,「可以做到嘅內容,可能係電視台未必做得」。黃解釋,過去有不少中國新聞均令同事感興趣,惟因「沒有畫面」、難以在電視上呈現而需要放棄;她相信,網上新聞平台的發揮空間會比以往大得多,可用圖表、文字、受訪者以視像形式與主播閒談等形式呈現:「唔會再限死自己,只要隻故仔有趣、內容值得寫,我哋就會用我哋嘅方式表達出來。」
暫未有計劃回內地採訪 眾總編:不會假定做不到
「眾新聞中國組」剛剛成立,暫時未有回內地採訪的計劃,但待安頓下來便會申請採訪許可。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稱,眾新聞過去從未試過派員到內地採訪,故從未被內地當局拒絕過採訪,不會假定為「一定做不到」;至於會否派員到中國駐站,她指這已屬有沒有足夠經費的問題,但如有需要仍會正式申請採訪。
她承認,若沒有新聞畫面,對報導而言確實有所缺乏,但指「做扒」(記者在新聞現場,於鏡頭前進行直播或錄影一段片段)未必是做新聞的唯一或最關鍵元素:「係咪冇咗呢樣嘢,就做唔到中國新聞?我覺得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