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研訊今(7日)踏入第27天,由死因裁判官高偉雄總結證供及引導陪審團。高官提醒陪審團今次與社會事件有關,他們對警員或示威者有意見是正常,但不要預設某一立場,或假定一方有對錯。另外,陪審員問能否透過 iCloud 重置周梓樂的電話紀錄,官指他沒有 iCloud,周媽媽聽後表示:「我想更正梓樂有 iCloud。」家屬代表大律師鄭淑儀澄清,警員供稱未能在 iPad 中找到 iCloud,並非指他沒有 iCloud 帳戶,周媽媽聽到問題時覺得與證供不相符,鄭又指「如做到,過往一年就做咗」。曾作供的義務急救員曾朗軒、市民崔家朗及蒙偉傑今亦有到場旁聽。
死因裁判官高偉雄問陪審團會否有證供想重溫,陪審員問及能否透過 iCloud 重置周梓樂的電話紀錄,高官指:「佢無 iCloud 㗎,你唔記得啦咩?」,又指根據證人所稱,若他有 iCloud 痕跡,從 iPad 會見到,但當時未有發現 iCloud,並稱:「有人鍾意用 iCloud,有人唔鐘意用。」
周媽媽聞後即表示:「法官閣下,我覺得梓樂有 iCloud。」高官指早前的證供沒有提及,周媽媽再指:「我想更正梓樂有 iCloud。」高官稱休庭時再由其代表律師再了解,又指若要向蘋果在美國的公司查問,難以預見需要多幾多時間。
律師指為開電話花功夫:如做到,過往一年做咗
家屬代表大律師鄭淑儀則澄清,警員的口供指未能在周梓樂的 iPad 中找到 iCloud,並非指他沒有 iCloud 帳戶,周媽媽聽到問題時覺得與證供不相符,因此特意提出。鄭又指,家屬與警方都做了很多功夫,希望能開啟周梓樂的電話,「如果做到,過往一年就做咗」,並希望陪審團理解。
至於有陪審員問及周梓樂離家時有否帶鎖匙,鄭指在遺物發現散紙包,內有鎖匙,但當時警方覺得對案件無幫助,所以沒有檢取作證物,並希望向陪審團釐清事實。
官提醒陪審團不要猜測未能開電話原因
高官其後表示,是否用雲端視乎個人選擇,「有人選擇傳晒上去,有人唔傳」,他又指並非不想開電話,因死者是意外受傷,都想找到線索,但越加密的電話越有困難,又提醒陪審團不要猜測未能開啟電話的原因,「證供係開唔到,我哋無呢啲證供就唔好猜度」。
官:勿只憑猜測及考慮媒體報導
死因裁判官高偉雄作結案陳詞及引導陪審團時指,今次陪審團要作事實裁決,選擇是否接納不同證人的證供,並對周梓樂的死亡作結論,但陪審團權力有限,無權處理刑事責任。他又提醒陪審團不要只憑猜測,要考慮庭上證供,不要理會媒體報導。
他又指,今次事件與社會事件關,陪審團對警員或示威者有意見是正常,但不要遷就某一立場,或假定某一方有對錯,以及假設他們有目的,他們需衡量證供的相對可能性。
官指可參考市民影片時間 因警校正時間不準
高官總結證供時首先提及事發時間。他指雖然警員曾為閉路電視片段進行時間校正,但法證專家鄭郁棋的證供卻指警員的時間不準確,與停車場系統的閉路電視時間相差十多秒。他建議陪審團可接納有線新聞直播片段,以及旁觀市民的拍攝相或片等較客觀的時間作考慮。
母聞官讀梓樂背景時拭淚
高官其後讀出周梓樂的背景,周爸爸在作供時提及周梓樂為家中獨子,與母親較多溝通,對家人比較安靜,對朋友則活躍,亦非急躁的人。母親聞言即低頭拭淚。他指周梓樂會與父母出席祖父母的生日飯局。周梓樂最後出席的課堂在2019年10月31日,其老師則指他成績中上,與同學溝通良好,亦無提及政治問題及無表示不開心。
事發當晚約9時,周梓樂父母在家看電視,而周梓樂則自己在房,高官指:「年輕人喺自己房唔出奇。」其後他約11時多離家,周爸爸曾叫他「小心啲」,但周梓樂無回應,亦無交代去向。
其後高官再就警員、消防員、救護員及現場市民的證供作總結。
案件編號:CCDI-932/2019(DK)
周梓樂死因研訊 第二十七天:
官總結證供:可排除梓樂被推下 明陪審團退庭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