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有116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早前進行拆卸工程時,意外發現羅馬式地下蓄水池,水務署現已叫停工程,並於今日起展開臨時加固及整理工程。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聯同古物諮詢委員會現任及前任委員召開記者會,要求正式擱置清拆計劃,追查及保存已拆卸的建築物料以復修重用,以及加快評估及評級工作。古諮會委員何鉅業認為,事件源於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問題。對於事件責任誰屬,謝偉銓則指要「往前看」,稱現階段欠缺詳細資料追究責任。
指事件源於部門溝通問題 促審視「不作評級構建物」
水務署曾於清拆前諮詢古諮會,但古諮會指蓄水池是「水缸」,屬「不作評級構建物」,古蹟辦未有跟進。古諮會委員兼測量師何鉅業強調事件是部門之間的溝通問題,「見到水缸就誤會咗」,質疑負責部門是否已提交足夠的資料予古蹟辦。他認為政府應建立完整的溝通機制,相關部門亦應對歷史建築及古蹟有基本認識,避免再次把歷史建築誤當成普通建築物。
何鉅業亦認為,有需要審視「不作評級構建物」的定義。另一名古諮會委員楊詠珊表示,應留意建築物的歷史背景,「係咪用咗水缸嘅字眼就唔評級呢?」
何鉅業提到從圖片可見蓄水池出現裂痕,上方亦有樹根,希望政府在雨季前進行維修及保護工程,避免受雨水侵蝕。
楊詠珊則建議政府就蓄水池處理方案讓市民進行投票,可考慮舉辦設計比賽、工作坊,讓市民參與,同時提升保育意識。
謝偉銓拒回應會否追究責任
對於事件中誰需負上最大責任,謝偉銓表示應「往前看」,各部門都有處理不當的地方,待有詳細資料才可知道出錯之處。被問及建制派會否追究責任,他沒有回應。
根據現時的《古物及古蹟條例》,只有被列為「法定古蹟」的建築才受保障,免被拆卸。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鄧海坤指,若在是次事件找到《古物及古蹟條例》有漏洞,便應作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