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窩仔山做咩有個蓄水池?

窩仔山做咩有個蓄水池?

深水埗窩仔山(又稱主教山)配水庫的地下蓄水池建築(食水減壓缸)於1904年落成,是九龍半島上現存第二古老的蓄水池,最古老的則在油麻地(京士柏)配水庫中。窩仔山蓄水池由花崗石柱支撐着紅磚拱頂,比油麻地那座柱和拱頂亦由紅磚組成更具特色,同時亦反映出香港當時未有混凝土。

最重要的是,精緻建築背後,她更是九龍供水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英國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獲得九龍半島後,因着殖民地政府與英軍對九龍半島的發展並未達成共識,未有即時建立供水系統。至十九世紀末,九龍的人口日漸增加,卻缺乏適合興建水塘的地理環境,故政府決定發展地下水源,油麻地抽水站於1895年落成,是九龍首項供水設施,其位於上海街的紅磚屋泵房現為一級歷史建築。

不過,由於九龍的人口持續上升,抽水站的供水不敷應用。1898年香港界址拓展後,政府於九龍以北的山脈尋找適合興建水塘地點,並於1901年動工興建九龍水塘,窩仔山配水庫便屬九龍水塘的相關工程。1902年,九龍半島更曾試過每日只供水一小時。幸好位於沙田區西南部的九龍水塘於1904年落成,約於1906年正式運作,紅磚屋泵房亦於同時期關閉,標誌着九龍踏入水塘供水年代。

香港還有很多美麗的舊建築和故事,今次全靠大家的關注和聲音,終於暫時擋住了推土機繼續前進。水務署今天指工程已於昨日暫停,文物保育專員亦承諾大家會有專家作進一步研究及視察,懇請各位持續關注及監察!

圖片:1947年九龍半島地圖,來自澳洲國家博物館
(*另感謝本中心理事馬冠堯先生提供部份歷史資料)

關於戰前水塘之延伸閱讀
CACHe早年舉辦的九龍水務設施講座重溫???
上集:https://bit.ly/3rwqH1n
下集:https://bit.ly/38Ib4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