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高昂,市區樓價更令人望塵莫及,故近年多了人於偏遠地區甚至鄉村置業,但除了交通不便,更飽受缺乏社區配套、電訊覆蓋不佳之苦,故很多這一代的「網絡原住民」年輕人都不願入住。近日,創科局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提出智慧鄉村先導計劃,或能增加鄉村居住的吸引力。
藍圖提出於鄉村引入智慧技術,為居住在偏遠地區的長者提供遙距醫療服務,如在鄉公所設置長者覆診、交通管理及電子支付等,以提升電訊網絡覆蓋率,提供Wi-Fi服務,以及偵察水浸、郊野公園山火等,並在利用智能交通系統監察路面情況。這些措施都有助解決鄉郊或較偏遠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問題。
正如歐洲近年同樣面對鄉郊地區流失年輕人口的問題,類似措施於部份先進國家早已開始推行。據歐盟統計,到2050年歐洲農村地區人口將減少790萬,故早於2017年啟動了「建設21世紀智慧鄉村」項目,為指定鄉村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開展智能化建設,重點改善農村地區訊號基建。例如參與計劃的德國北部格布哈爾茨海恩鎮,就透過手機應用,將村內麵包店、農場、超市等設施連接,居民可在線落單,由商家親自或兼職員工送貨,更可線上預約應診。
網絡技術日新月異,香港卻今時今日才提出藍圖,正式落實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本地Wi-Fi、有線網絡覆蓋、5G建設仍進展緩慢。本地電訊商香港電訊、3香港、數碼通、中移動早前啟動5G上網計劃, 但通訊局由2019年3月開始開放5G基站申請,到今年5月只有3,800個審批通過,其實5G基站比4G基礎設施需更長時間鋪建,更應提前規劃。
香港仍有不少村屋手機訊號薄弱,例如大埔一帶村屋更有逾70%未有光纖,有光纖的收費亦偏高。許多人就飽受不能正常使用手機和上網不流暢之苦,影響工作及學業而被迫遷出。港府應盡快透過科技基建升級,加快審批5G基站建設,開展鄉村智能建設,亦可為當地民眾提供更多就業和發展機會,增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促進鄉村地區可持續發展,使鄉村發展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