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個組合社會房屋項目「南昌220」
今年8月,全港首個組合社會房屋項目「南昌220」正式入伙,提供89個一至三人單位予輪候公屋最少三年、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的人士,為他們提供可負擔的過渡性居所。不過「過渡」一詞,似乎限制了市民對住屋的想像,甚至把社會房屋與上世紀的臨時房屋劃上等號。究竟社會房屋是否代表倒退?對入住家庭帶來是好是壞的改變?
張先生一家三口原本居於油麻地的天台屋,面積僅百多呎,經常有蛇蟲鼠蟻出沒,一到夏天,還要承受「火爐」的考驗,即使開冷氣,屋中溫度依然高達廿六、七度,無法散熱。雖然天台屋環境惡劣,但月租卻仍高達約六千元,佔去張生一家月入約四成。作為家庭經濟支柱,張先生坦言負擔沉重,「我連想替兒子報讀興趣班也做不到,心情很難受。」今年疫情爆發,經濟環境轉差,張先生的業主更堅持加租,令其生活百上加斤。
入住南昌220 月租減半
直至今年暑假,張先生成功申請入住「南昌220」兩年,一家三口生活出現轉機。「得知抽中入住組合屋那天,我與妻子高興得連續兩晚都睡不著……現在我跟太太都少了吵架,兒子以前脾氣暴躁,現在變得開朗,因為多了活動空間。」這兒月租只需三千多元,比以前減少約五成。新居闊落乾淨,單位對出更有一小片空地,可作為住戶共享的活動空間。
張先生說搬進新居首晚,一家人打邊爐慶祝。打邊爐聽起來好像很普通、隨時都可以吃,但對於張先生一家而言,這一餐得來不易。因為舊屋環境差劣加上租金壓力大,他們已兩、三年來沒有打過邊爐。入住可負擔的居所,張先生坦言一家的生活壓力大大減少、關係得到改善,生活比以前更快樂。
張先生於五年前買下這部滑板車送給兒子,惟以前天台屋附近沒有空曠地方,故兒子一直未有機會踏。現在搬進新居後,終可有一片玩耍地方。
面對基層住屋問題嚴峻,輪候公屋時間一再延長,中短期住屋供應顯得尤為重要。社聯三年前提出組合社會房屋概念,以民商官合作模式統籌興建「南昌220」,在關愛基金資助、恒基兆業借出土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由組裝到竣工,只需短短幾個月。樓宇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雖然只屬過渡性質,但仍按照永久性房屋規格建造,設計與安裝均符合法定防火、防風、防噪音的要求。單位實用面積介乎在130至293平方呎,社聯規定單位內的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75平方呎。每個單位設獨立洗手間及浴室、冷氣機、電熱水爐,並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
擴大社房供應 研社區土地信託
作為社會房屋的推動者,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說社聯一開始訂立目標,在數年內建立社會房屋生態圈,摸著石頭過河走到今天,已先後開發「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和「組合社會房屋計劃」,切實地協助基層,連帶推動其他社福機構參與相關項目,甚或是自行興建過渡性房屋,共同擴大本港社會房屋的供應。要持續發展社會房屋,幫助更多有需要家庭的話,蔡海偉說今後社會需要探索一套有效機制,而社聯正研究借鏡海外經驗,提倡於本港建立社區土地信託平台,加快民間的建屋量。
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突破了公私營房屋既有框架,開闢第三條路,不只為基層住戶提供可負擔的居所,更引入社會服務元素,協助住戶投入社區生活。可見社會房屋講的不只是房子,更重要是使住戶建立睦鄰互助,擺脫孤立無援的困境。這場既是社會房屋運動、也是一場「住屋 x 社會服務」的實驗,讓我們看見社區的無限可能。
《社情》12月號 ─ 「不只房子的社會房屋」全面探討社會房屋議題,按此閱讀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