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疫苗打唔打、打邊款,一定要有得揀

疫苗打唔打、打邊款,一定要有得揀

政府上周公布採購武漢肺炎疫苗的進度,表示已與兩間武漢肺炎疫苗生產商達成協議,明年供應各750萬支疫苗。除此以外,政府亦表示快將與第三間疫苗生產商達成協議。

採購疫苗消息的記者會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親自公布,相信她希望藉此得分,不過武漢肺炎疫情一波又一波,政府難以因此得分。更甚者,政府一再阻撓區議會的防疫工作,似是防止她視之為「敵人」的區議會因而得分。

疫苗的來源地以及接種安排,亦再次引起疑慮。首批100萬劑疫苗將由內地復星與德國藥廠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在記者會上,林鄭月娥表示不會讓市民選擇疫苗生產來源地。

然而,近日傳出內地製疫苗安全成疑的新聞。曾經有南美國家,接收內地製疫苗後為人民接種,卻引起嚴重手震的反應,使他們不得不停用該批疫苗。到底有多少人接種了該批疫苗,該批疫苗又是否安全,一切都是未知之數。內地製疫苗仍未予人信心,政府理應讓市民選擇是否接種。

觀乎世界各地,例如歐美等國,都正在測試疫苗。有一些國家,在疫苗初研成功時,已急不及待讓國民接種。疫苗的成效,其實需要一個長時間的觀察期。但因某些歐美國家(如英國、美國等)的醫療系統正面臨嚴重崩潰,因此他們才等不及第三期報告公開,已經先行接種疫苗。

坊間對疫苗的討論正是熾熱,但林鄭月娥仍然未有回應市民的疑問。她在記者會的態度,再次顯示她的傲慢,以及對醫患關係的不認識。讓病人了解療程以及所使用的藥物的風險,並提供選擇,是基本的醫療標準。醫生如果不為病人提供充足資訊,是可以負上法律責任的。

面對坊間質疑,在記者會一日之後,食物及衛生局才改變態度,發出新聞稿提供更多資料,包括首批100萬劑疫苗是在歐洲生產,疫苗是根據德國BioNTech的專有技術研發,復星醫藥則是在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第二款由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的疫苗,則是在北京大興區生產。第三款疫苗,則是由阿斯利康(AstraZeneca)及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疫苗,數量同為750萬劑,生產地基於保密協議未能公布。

林鄭月娥、政府高官及建制派要向中央表忠,注射內地生產的疫苗,是他們的個人選擇,但不能因此而剝奪市民的選擇權,包括是否注射以及注射何種疫苗。

即使是普通的疫苗,現今亦愈來愈多家長選擇不讓子女注射,擔憂疫苗的副作用及帶來的後遺症,這個選擇我們必需尊重。更何況是研發時日尚短、試驗效果未明的武漢肺炎疫苗?疫苗的正式測試程序,需要時間,需要大量人驗證是否會引發副作用,需要實質的科學驗證。現在政府急急推行試驗未明的疫苗,更令人相信,政府從來未有「以民為先」。

疫苗對於應對肺炎,亦是治標不治本。疫情至今近一年,政府仍然對決策緩慢毫無反省,市民早於年初已提出「封關」,至今仍未全面落實,容許眾多類別的豁免人士免檢疫返港,防堵輸入個案的措施亦有所不足。第三波疫情是源自豁免檢疫的海員,第四波則源自輸入個案,有返港者在完成14日強制檢疫後才發病,令病毒走入社區。

疫苗並非一勞永逸的方法。現在的病毒具「多變性」,武漢肺炎疫苗大概如流感疫苗一樣,需要每年接種,才足以應對不變演化、變化的病毒株。推行真正能保護香港人的政策,才是根本的方法。台灣人之所以不用再戴口罩(令人心生羨慕),正正是因為台灣政府的政策行之有效。

林鄭月娥及多名政府官員,近月又不斷促市民配合,在上周舉行行政會議前見記者的環節上,更展示市面人流圖片,意圖將疫情責任推予市民。

市民防疫抗疫,一直比政府積極及前贍,第一波疫情爆發時,即便是日間,街上的人流均非常稀少,大家都配合留在家中,商店亦做好防疫措施。可是一次又一次,疫情皆是因為政府防疫不力而爆發。既然市民自發做再多的防疫抗疫措施,也要承擔政府的失誤,哪還有誰會聽政府的?

只要政府一日不改變態度,真正聽取市民和專家的意見,再多的疫苗都只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