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科大學生周梓樂於去年11月將軍澳衝突期間,在尚德邨停車場墮下,四天後不治。今(27日)踏入死因研訊第十天,將梓樂送院的救護隊目鄭冠明稱,梓樂的瞳孔兩邊有反應,右眼為5mm、左眼則為2mm,而正常瞳孔應為左右對稱,並維持在2至3mm。他指梓樂右眼的瞳孔反應遲緩,且有不正常反應,有機會過度受創。至於梓樂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則為「三條1」,若數值低過13就需要送到創傷中心,他在睜眼反應、說話反應及肌肉動作反應分別只有1分 ,屬最低數值,即是受任何刺激亦沒有反應。
將梓樂送院的救護隊目鄭冠明解釋當日在救護車上的記錄表格,他指當時由一名青年陪伴上車,而梓樂的傷勢均符合前往醫院的創傷中心,而最近的為伊利沙伯醫院。
梓樂呼吸頻率每分鐘20次「有啲辛苦」
鄭指記錄中提及周梓樂主要受傷位置為頭部,並懷疑他從3米高跌下、昏迷、無主要傷口。在傷勢方面,鄭指梓樂右眼角腫脹,左嘴角有乾涸血跡,體溫維持在36.5度。而梓樂的瞳孔兩邊有反應,右眼為5mm、左眼則為2mm,正常的瞳孔為左右對稱,並維持在2至3mm。他指梓樂右眼的瞳孔反應遲緩,且有不正常反應,有機會受過度受創。
而鄭亦有為梓樂量度維生指數,他的呼吸頻率每分鐘20次,「有啲辛苦」,而血壓未能量度,有機會為血壓過低。其心跳及脈搏為72,屬正常及強而有力;皮膚則蒼白,溫暖及乾燥。
至於梓樂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則為「三條1」,而若數值低過13就需要送到創傷中心,而正常為15,他亦有填寫「創傷病人分流表格」。其中他在睜眼反應的分數為1分 ,屬最低數值,即是受任何刺激亦沒有反應,最高為4分。而梓樂在說話反應的分數為1 分,最高是5分;其肌肉動作反應亦為1 分,最高是6分。而血含氧量(SPO2)為98% ,即為足夠。
在車上鄭從1時37分起,每5分鐘為梓樂檢查一次維生指數,他的脈搏一度跌至68,而血含氧量則升至100%,在5分鐘後即57分的最後一次量度,脈搏回到72。
救護員提供100%純氧 戴上脊椎及盤骨板
在治療方面,他指梓樂的氣道暢通,並用口咽呼吸道(OPA)保持其氣道成功呼吸,另外他亦為梓樂戴上氧氣面罩,每分鐘提供15公升100%純氧,因他需要高流量氧氣。
另外,鄭在救護車上亦有為梓樂進行心電圖監察,並為他作靜脈注射,提供生理鹽水。在身體方面,鄭為他戴上頸套、頭固定器、脊椎板及盤骨板,因從高處墮下盤骨會受傷。
救護員使用最高份量凝血酸抗腫脹
至於藥物方面,鄭稱有為梓樂使用凝血酸(TX),因懷疑他內出血,有機會是腦部內出血,故未能量度到血壓。而鄭為幫梓樂凝血抗腫脹,共使用10次凝血酸,每次為100毫克,已達最高份量。
陪審員問表格仍未填足 救護:根據我經驗,救人緊要過填表
有陪審員問到,梓樂嘴角的血是從何流出,鄭稱是從口腔流出,而他亦未有摸到出現骨折的情況,亦發現腹腔沒有異常。另外陪審員問到鄭為何表中有數格沒有填寫,鄭稱因相似問題早前已填寫,但陪審員再問:「會唔會填返?」鄭回答指:「根據我經驗,救人緊要過填表」。
案件編號:CCDI-932/2019(DK)
周梓樂死因研訊 第十天:
救護車多次受車阻塞 兜路後最多遲5分鐘 同意官所指「唔認為延誤咗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