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寶琳消防局消防員 岑嶺峯、(右)消防隊目 鄧智恒
(獨媒報導)科大學生周梓樂於去年11月將軍澳衝突期間,在尚德邨停車場墮下,四天後不治。今(25日)為死因研訊第八天,寶琳消防局消防隊目、先遣急救員鄧智恒供稱,他負責到停車場三樓巡視,聞到疑是催淚煙的刺鼻氣味,之後見有一個消防喉轆被拉出十多米並在地上,而消防扲手掣則被打爛,當時並沒有火警跡象。另外,鄧發現傷者腰部以下沒有傷口、骨折、瘀傷等,亦沒有流血。消防員岑嶺峯則與鄧相反方向巡視,其路線比較接近傷者墮樓位置的上方,他指當時沒有見到任何人。
停車場三樓消防扲手掣被打爛 地上沒有水灘
寶琳消防局消防隊目鄧智恒亦為先遣急救員,當日他與另一隊目黎偉傑、隊員黃康杰及岑嶺峯等5人登上細搶救車。鄧與另一隊共9人到達停車場外的控制室後,他與岑被指派往停車場三樓巡視有否火警發生,兩人搭乘降機到三樓後,鄧及岑分開左右兩邊視察。
當鄧出?轉右行幾步後,聞到疑是催淚煙的刺鼻氣味及感到眼乾,其後在車路盡頭近尚德商場的泊車位見到有一個消防喉轆被拉出十多米,且放置在地上,而消防扲手掣則被打爛,但鄧記不清楚該喉轆當時是直或是捲起。他觀察到現場沒有火種,故不知道為何有人會打爛扲手掣及拉出消防喉轆。他又指當時沒有物件有被水淋熄的跡象,亦沒有水灘,消防喉轆亦沒有射過水,最後他有將事件通知總指揮隊長詹德鵬。
鄧補充,若扲手掣被打爛,會啟動消防泵及引致警鐘或警報燈響起。鄧指在檢查消防喉轆期間曾有一名市民在他面前路過。
透過無線電得知二樓低層有傷者 有「Press」反光衣人士在場
鄧沿行車路走落二樓高層,然後在該層的另一邊看到岑,兩人相隔一段距離,鄧示意岑落去二樓低層繼續搜索,並打算之後在二樓低層會合他。此時,鄧透過無線電通訊機聽到消防隊目黎偉傑稱發現傷者,因此他立即到二樓低層查看。他在低層看到在行人路上的位置有傷者,而黎偉傑及黃康杰亦在場搶救傷者,旁邊則有少許市民。
鄧智恒於是上前協助處理傷者,他指當時看見傷者面向天,頭部、鼻及口有停止流動的血跡,有呼吸脈搏,但神志不清且手腳無意識地郁動。傷者當時已沒有口罩,而期間有人遞上急救包予他,故他拿出敷料給黎偉傑抹掉傷者血跡以便檢查。鄧協助檢查傷者下半身的傷勢,發現傷者腰部以下沒有傷口、骨折、損傷或瘀傷等明顯傷勢,同時亦沒有流血。
其後有隊員攜帶先遣急救工具到達,總指揮隊長詹德鵬及其他隊員亦到場協助,黎及黃之後指引救護員來到治理傷者。鄧智恒稱,當時聽到有穿着「Press」反光衣、相信是記者的人曾表示傷者為科大學生,並要通知科大。
而在處理傷者期間,有防暴警員曾經過,但他正集中處理傷者,因此沒有與警員接觸,只聽到黎偉傑曾表示:「我哋救緊人」。
於停車場的閉路電視中顯示,當晚約凌晨1時03分,鄧智恒及岑嶺峯在三樓位置,於1時08分,兩人到達二樓低層並走到行人路的傷者位置。
消防曾因無線電訊號差而未能聯絡隊員
與鄧智恒一同往三樓巡視的消防員岑嶺峯,其路線比較接近傷者墮樓位置,他供稱與鄧各自走不同方向巡視後並沒發現,他其後走到二樓高層,期間他找不到鄧,嘗試以無線電聯絡鄧,但因訊號差而未能聯絡,後來更迷路,之後他繼續巡視並沒發現有扲手掣打爛,而當時他未有遇見任何人,亦不知二樓有分上下半層。最後岑嶺峯成功聯絡鄧,鄧稱他會落下一層,於是叫他落去會合。
傷者曾發出「咿咿呀呀」聲音
岑稱在走向二樓低層的斜坡時遇見詹德鵬及總隊目鄭樹榮,這時正有市民走來並稱有人受傷需要消防協助,並帶領他們去傷者位置。岑到達後加入救援,見傷者當時面向天,面部、頭髮及口鼻有血,但在頭部未能找到傷口,傷者曾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最後他負責穩固傷者的頭部,因擔心其頸椎有傷。在救援期間,岑嶺峯曾聽到相信是市民及義務急救員提及:「佢跌咗落黎」。
死因裁判官高偉雄問岑,當時無線電通訊機是否接收得很差,岑同意,並指在無線電聽到鄧的指示都是斷斷續續。
消防與多名市民擦身而過 一年後沒有印象
於停車場閉路電視可見於凌晨1時03分,岑正由三樓經斜坡走至二樓,在二樓時亦有多名市民與岑擦身而過,惟岑表示事隔一年後對此沒有印象。
案件編號:CCDI-932/2019(DK)
周梓樂死因研訊 第八天:
救護車匯報後17分鐘到達 從另一方向走來 消防一度以為處理「第二單」
警律師問沒要求警協助是否因不需要 消防稱救援最主要 閉路電視出現少年主動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