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南下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表「向心力論」,揚言要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內地學習及就業,增強他們對中國的「向心力」。建制派和中共認為,香港年輕人對國家很多誤解或不理解,或覺得因為中國工作薪水低沒有吸引力,令香港人以本地為首選,才不會考慮到中國學習或就業。其實,擁有這些想法的人正正是不了解香港年輕人的看法,完全不接地氣。
抗拒中共正因了解中共
香港民研計劃今年6月的調查發現,「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僅獲5.7分,創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而「香港人」身份認同感繼續排行第一。這是否因為香港年輕人過去完全沒有接觸過中國的文化,甚至北上呢?是否安排香港年輕人北上得多,就可以令到他們有向心力,見到習近平會歡喜若狂,對他的講話隻字筆錄,甚至看到上升的國旗要不自禁落淚呢?
教育局等香港政府部門牽頭資助逾十年的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參與學生反覆上升至2017/18年度的約七萬人,比其他亞洲地區高。如果習近平仍然不滿意年輕人到中國交流的數量和向心力,那根源是否根本不在於香港年輕人身上?香港政策研究所教育政策中心一項研究發現,內地交流計劃原意與受訪教師的期望出現分歧,當中以行政工作、帶團領隊或導遊質素兩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研究總監馮可強更指出,去年6月爆發反修例風波後,中國口岸關口的抽查程序較嚴,導致大部份內地交流團取消。中大最新的「香港青少年對中國內地的觀感」研究報告也顯示,曾到內地交流的受訪者對內地政治及經濟前景的看法,都較未曾到內地交流的青年悲觀,有青年更視內地交流團為「廉價旅遊」。年輕人應特區政府的鼓勵北上,反而去完更清晰知道在香港的好。
正正因為中港快速融合,中資商品及副產品正充斥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令我們放下戒心慢慢接受中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大至周末旅行地方,小至購物方式,都由香港年輕人率先體驗。相信不少香港年輕人都試過用淘寶購物,或用支付寶付款,或者周末相約朋友花一日到深圳食海底撈打卡。深圳更有店舖主打香港年輕一代,由網紅推介的餐廳和酒吧Café,或者是藝術文青風打卡地。中國這種經濟統一的手段,當然不只是香港才嘗過,向台灣引進中國商人和旅客也是同一道理。
港區人大代表、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指中央過去一年見到香港有分裂、離心思潮出現,過程中見到香港年輕人有「有好多誤解、不理解」,所以針對性提及要增強向心力,應對國家增加了解。老實說,中國的經濟統一手段或文化滲透,倘若去年沒有反送中的逆權運動,可能十年後會見成效。事與願違的是,很多香港年輕人從這次逆權運動看清楚中共和特區政府威權統治的可怕,反而更了解中國的不民主和專制。近年,從移民數字看,相信離心不只在年輕人,還有不少口講愛國愛港但身在國外的中國人。與其花時間花力氣去增加香港年輕人的向心力,不如先吸引在美國的中國人回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