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仙奴再一次的聯賽失利,近四場聯賽有三場比賽敗陣,阿迪達雖然沒有帥位之憂(三場敗陣均是面對上賽季的前三球隊) ,但在戰術上遇到的瓶頸還是惹起一定程度的憂慮。
賽後的輿論焦點當然或多或少會提到Ozil的問題,在Aubameyeng連場啞火、球隊面對李斯特城密集防守苦無對策的情況下,難免讓人憶起德國人無死角的傳球視野,不少人更因此而深化了Ozil因政治因素而雪藏的想法。
個人認為政治因素既然已經是不可否定的原因,那麼還是該探討一下球隊面對的其他問題,特別是現在球隊是否單單一個Ozil回歸成為PlanB、甚至PlanA 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阿迪達這場比賽回歸了四後防切換三中堅的打法,Xhaka扮演臨時中堅的角色負責支援Tierney,並且與DavidLuiz伴隨Gabriel 形成三個後場長傳發起點的打法。(Xhaka甚至在比賽末段出任左閘的角色)
阿迪達採用了新援Thomas以及Cabellos聯手中場的組織任務,前場則放置了三位同樣靠近防線活動的Saka、Aubameyeng與Lacazzette,能夠串連中前場的推進器Willian缺陣,Pepe則被留作後手。
阿迪達對李斯特城的死守部署早有預料,球隊在陣型切換的同時積極尋找兩側的空檔,通過三中堅的出球能力來快速調動對手的防線。開場由於Saka頻繁在Castagne與Fofana之間穿插跑動,李斯特城的右路防區出現了不少的空檔,Tierney亦得到了不少落底傳中的機會。但由於小將Fofana出色的發揮以及Evans對於換防指揮的穩定性,阿仙奴很難在禁區中得到絕佳的射門機會。
這裡稍提一下Fofana與Evans 。
前者是李斯特城本季苦追的後防新星,上賽季在法甲冒起速度非常快,由青澀冒失的少年快速成為了對抗、勇猛兼備的後防大將,熟悉法甲的朋友說他在對陣巴黎的比賽後出現了蛻變,無論真相如何,他的能力是備受肯定的,雖然上一場被維拉擊敗,但Fofana的表現仍然得到了業界的肯定。
Evans這位老將的指揮在本場比賽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如果細心留意他的動作,即使是阿仙奴的一次界外球、即使皮球仍然在Thomas腳下緩慢橫傳,Evans都會不斷往兩邊觀察,然後用手指揮隊友的進退。
我無法知道他在場上的吼叫指示是否清晰,但作為經驗豐富、而且出任拖後中堅的球員而言,這些細節是李斯特城能夠穩住防線的原因之一。
換個畫面去看阿仙奴的問題,就是今日的配圖(編按:上圖)。
這是Tielemans長傳發動的一刻,阿仙奴防守球員的站位鬆散無比,Xhaka在轉身的一刻已經宣佈投降,Tierney整個過程沒有回追、Bellerin的站位完全忽略了越位線,Mustafi根本不在防守。Gabriel雖然是責任較少的一位,但上述所說Evans展現的指揮能力,正是他需要學習的地方(盡管可能語言不通) ,兩位邊中堅的距離是否合理?有沒有指揮防線注意越位線?在選擇放棄Vardy而去追Under的時候有沒有主動與隊友溝通? Leno在整個過程中的站位、退防的時機以及與防線的溝通是否足夠?
如果再把畫面推前五秒,當時Thomas上搶Tielemans看似沒有問題,但他幾乎放棄了防線前的位置,而防線根本沒有跟上去嘗試造越位或是製造層次,這又是否一個恰當的決定?
一個失球反映出的問題,是整條防線的犯錯和時機不足,這就不能單單怪責一個球員的失誤,也不能寄望DavidLuiz還在場上可以帶來甚麼改變,這是阿仙奴集體的犯錯。
防守上的問題積習已久,那麼進攻呢?
Ceballos與Thomas的中場線提供的支援和創造力並不足夠,前者在利用傳球和突破把球送到禁區的過程中遭遇到巨大的阻攔,後者則在靠後的位置無法完成太多威脅的傳球,兩人一直無法找到李斯特城三中場與三中堅之間的空檔,Lacazette落位過深更加深化了問題。
有人說,Ozil在,情況就會不同。
但回想幾個星期前,擁有DeBruyne、Foden的曼城遭遇到的,幾乎是同一個問題,Ozil的出場真的就能如願解決問題嗎?這是在應該在政治因素以外,想深一層的事。
周中對陣維也納迅速的比賽,阿仙奴在32-64分鐘的時間,沒有任何一次射門,而主隊卻有8次,很多人忽略了這場比賽(因為總有人覺得對手水平低),但對手在中段調整過後對於阿仙奴的進攻壓制非常明顯,維也納利用非常傳統的切割防守,將阿仙奴的組織推向邊路,繼而投入「比你多一人」的做法,嚴重延緩了阿仙奴的組織速度,這是很難完成有效的破門的。
這場比賽李斯特城下半場的做法非常相似,球隊不再固守在陣地當中,反而更加積極地對Thomas、Ceballos進行分割,把阿仙奴的進攻限制到某一條邊路當中,阿迪達選擇Pepe上場正是希望通過其個人的擺脫能力去創造更多的空間,但面對李斯特城密集的防守,Pepe每每在成功擺脫後就遭到夾擊,他的上場無法帶動比賽的節奏,阿仙奴在一種苦無對策的情況下,最終落敗。
阿仙奴的問題是戰術簡化迎合球員後,被對手研究透徹而成。
敵人/對手的存在就是千方百計把你的優勢消弭,把你的進攻方式封鎖,繼而找尋你的弱點加以擴大,簡化路線換句話說就是更容易被對手看穿。阿迪達現在的任務是要讓球員在原有的路線上再加添新的方式,而這任務,從來不易。
為甚麼有成績壓力的教練總喜歡巨星,總喜歡技術成型的球員,而非像FM、Fifa、PES玩家一樣,提拔青訓?其實阿仙奴的情況,是不錯的反映。
當然就像我以往常開玩笑一樣,過去幾集Pro Club的AI防守是以阿仙奴為藍本的...阿迪達還是好好調教一下吧....
======================
有人引用了數據,說維也納迅速的比賽的32-64分鐘內,球隊在最後20碼觸球的次數有14次,而在其餘區域的觸球次數,則有192次。這場比賽同時段的樣本,243次傳球中,只有17次進入到最後的區域。認為這是「沒有Ozil的惡果」
不過,我同時也取樣了這一輪失分的曼城,他在同時段254次傳球23次進入最後20碼區域,曼聯是180次當中20次、車路士則是203次當中的8次。其實這個數據不能反映太多的東西吧。Ozil又不是出場以後就能把這個數據增加20次的球員......
題為編輯所擬
原文刊在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