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梅窩的渠蓋旅行

梅窩的渠蓋旅行

圖、文:靜藍

偶爾走路不帶眼會被地上的渠蓋絆倒,城市的地底世界充滿不同管道,把日常所需的電力、水送到建築物裡面,同時把雨水和污水分流,進行處理避免污染環境。日常的道路維修,電力檢查,水管爆裂工程都會用到這些渠蓋作為進入錯綜複雜的地下管道世界的開口。地下的世界除了有大家都會使用到的食水、鹹水、電力,地底的世界如同迷宮般穿插大小街道當中。如果你對地底世界的「入口」—「渠蓋」感到好奇,不如收起手機望吓地下?

前一次,我來梅窩觀察過這裡的路牌、招牌、顏色的對比、樹木的形狀、梅窩低矮樓房構成的天空線等等。我喜歡留意社區裡的細微事物,它同時是我在一個陌生空間的認路標記。

第二次來梅窩,我集中觀察渠蓋。渠蓋上的圖案和文字,是可以解構的「密碼」。坊間有圓清方濁的說法,所指的是渠蓋上的圖案。渠蓋上有小方格的是污水渠,圓形放射性圖案是雨水渠,除了有效分流乾淨和需要處理的污水外,亦能提示工程/維修人員,避免誤入污水渠吸入有害的沼氣。渠蓋上有一些文字可作識別:

11

梅窩社區有各式各樣的渠蓋,分類方法可以是不同生產商:MINGLEE - 明利鑄造;CHF -祥興鑄造廠;HOP FUNG - 合豐鐵工廠有限公司;LCL - 劉祥利鑄造廠。也可用花紋來分類:除了平凡的方格圖案,碼頭一帶亦找到梯型放射形狀的渠蓋花紋!它很有趣地在圖案上已說明如何「開蓋」,我有點想打開這個渠蓋看看地底有甚麼。

第一次來梅窩,我以平視的方式觀察,所留意的都是1.4米視平線以上的事物,第二次來看渠蓋,則是很有意識地專心觀察地下,並拍照記錄,好像引來了少量奇怪目光。在梅窩,我可以很專心地觀察渠蓋,因為梅窩人的走路速度較慢,而且車輛較少,我甚至可以在無車的馬路拍攝渠蓋,不阻人,也不阻車。

地下渠管的功能不只運輸污水雨水,渠管亦包括與電訊相關的線路,如火車或電車線路控制訊號,有線電視傳輸電線,電力供應。渠蓋與香港的衛生情況亦非常相關,早期因爲雨污合流,成為太平山華人社區爆發鼠疫的主因之一。1842年,英國政府在香港島黃泥涌谷內建造運河及支流,鋪設渠道。19世紀初,維多利亞城渠道採用雨污合流,因人口急速膨脹和華人家庭在家中飼養禽畜,在乾旱季節囤積污物,更容易爆發傳染病。英國皇家工程師查維克提出進行衞生設施和住宅排污的規劃, 間接速成了雨污分流的發展。

我的渠蓋旅行在一個不完整的狀態結束,因為我只拍下部份渠蓋,同時,梅窩的渠蓋和市區的分別不大,印證了渠蓋本來就是平凡之物,它的存在價值只是為了掩蓋渠口。不過,因為製作成本及生產地區(部份工廠搬回大陸),渠蓋的物料、圖案、形狀不斷改變,換言之,我們身邊的渠蓋會在我們沒有為意時,不斷更替和消失,像社區所有緩慢消逝的人情和事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