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林鄭選擇性迎難而上 將造地建屋推向極端

林鄭選擇性迎難而上 將造地建屋推向極端

香港社會越來越兩極化,可以中間著墨的議題不多,造地建屋算是少數各方也有共識要加快推動的一環。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已提供良好基礎,主張多管齊下,建議優先短中期方案外,亦有長遠方案。然而,特首林鄭月娥沒有重視這個得來不易的共識,對短中期方案「闊佬懶理」,卻把長遠的明日大嶼填海方案當靈丹妙藥。為全力推動這個可能耗費萬億元的大計,最近她更不惜將問題極端化,拋出「唔發展郊野公園,就一定要填海搞明日大嶼」謬論,猶如迫社會二選一。造地沒有中間方案嗎?郊野公園「退一步」,可以討論放寬邊陲地帶甚或部分濕地的發展;明日大嶼「退一步」,可以只近岸填海,正如現在東涌一帶填130公頃的計劃;如果要一次過「打餐大」,2,700公頃軍事用地及逾2,000公頃新界「祖堂地」,其實比填海建人工島更加可觀。迎甚麼難而上去哪一邊,正如林鄭受訪一樣,明顯有選擇性。

報告提及的5個中長期方案,發展東大嶼都會(明日大嶼「前身」)只是其中一項,其餘還有維港以外近岸填海、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在新界發展更多新發展區及發展屯門內河碼頭用地。首先,未來重點新發展區、441公頃的洪水橋已經一拖再拖,由1990年代已開始討論,第一期只涉及17公頃土地,僅可提供1,400單位,第二期要等到2024年才展開。至於發展屯門西,西鐵延綫要等到2029年,內河碼頭一帶的工業是否搬去龍鼓灘擬填海之區域,仍陷入膠著。由此可見,多個中期方案早已起動,只是政府從不想方法簡化繁複官僚程序、盡力加速改劃推動,終日只歸咎立法會拖延、民間反對等等。

林鄭近日用英文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如不可「touch」郊野公園及濕地,填海是最可行的選項,代表要保住前者,就要犧牲海洋。誠言,要開拓土地建屋,或多或少要作出一些犧牲,但犧牲前也要看有否其他選擇。

不去發展郊野公園,並不代表一下子就跳到填海這一步。退一步來看,郊野公園邊陲或濕地緩衝區是否可發展?前者在梁振英時代已有很大反響,現屆政府曾邀請房協研究兩個試點,但去年2月已叫停。至於后海灣延伸至蠔殼圍及馬草壟一帶的濕地緩衝區,佔地約1,200公頃,大約覆蓋濕地保育區靠內陸一端約500米的地帶,這些區域本身可發展,但事前需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證明項目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可予緩解。事實上,保育從來不是與發展對立,英國倫敦濕地中心 ﹙WWT London Wetland Centre﹚就是一個好例子,將荒廢的水塘其中約10公頃的用地賣給發展商作住宅用途,而其餘的30公頃,則由基金繼續管理;另位於東倫敦二區的Greenwich Millennium Village住宅項目,獲英國市政府贊助,該處有4英畝的淡水濕地,內有兩個湖泊和一個海灘,以及一個16,000平方米天然綠色生態園林和超過12,000棵樹。

填海方面,其實也不止明日大嶼一個方案,而維港以外近岸填海一直進行中,東涌東日前更有填海得來的商業地流標。林鄭如認為填海有如此多優點,為何去年2月主動宣佈暫緩推展馬料水及青衣西南兩項填海工程呢?當時的理由是鄰近居民反對,特別是馬料水的填海計劃。現時政府經常強調事不避難,那克服困難及理順反對聲音,不是官員應有之義嗎?

林鄭在受訪時說「既然每次打餐死,不如打餐大」,這方面當然也有選擇。目前香港有19處軍事用地,佔地2,700公頃,遍佈港九新界,前行會成員田北俊便曾建議將石崗軍營部分閒置用地改建為公屋,有政黨亦指出,釋放10%即約280公頃軍事用地建公屋,便可大大縮短輪候情況,但政府一句「軍營無閒置情況」便閂閘。另外,新界鄉民7,300個「祖堂地」面積達2,400公頃,比明日大嶼的1,700公頃大,比地產商擁有的1,000公頃大一倍有多,缺點是比較分散,出售門檻高。立會議員謝偉詮之前倡議下調現時要100%持份者同意才能出售的門檻至80%,藉此釋放更多新界土地潛力。但民政專員過去5年只就逾300個出售祖堂地的申請給予同意,並指祖堂的性質屬私人機構,沒有備存詳細資料,更稱在議決過程中專員沒有角色,擺出一副「唔關我事」的態度。

政府如果要說甚麼事不避難、迎難而上,同時又認同要多管齊下,那每一個造地方案當中的難題,也應認真解決,而不是只選擇最難的方案去面對,再舉高展示自己如何有決心克服難關,但腳下全是擱在一旁、進展緩慢的方案。今時今日的香港,最需要的是善用固有資源,積極釋放潛在的土地供應,掃除阻慢改劃的冗長程序,每個大大小小方案也全力以赴,才可在經濟衰退及財赤逆境下繼續前行,追回大落後的房屋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