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大埔翠屏花園街市的「衛生」及「阻街」問題,藝術家程展緯及大埔區議員區鎮樺對「解決」問題的看法大大不同。那麼街市的拾荒者(回收者)及商戶又如何看?
大埔翠屏花園靠近安慈路一帶的地舗,主要是食肆,而近安埔路及大元商場對出的兩邊商戶,則是街市濕貨檔口。由於店舖面積有限,不少商戶會佔用部分行人路面,把貨品放在店外售賣。街市每天亦有大量「垃圾」,包括發泡膠箱、膠籃、紙箱、卡板、包裝紙和剩菜等。商戶會把垃圾棄置於店外,部分由食環署外判清潔工清理,膠箱及紙皮則由拾荒者執拾,拾荒者會把整理好的膠箱及紙皮放在路邊。
大埔區議員區鎮樺倡議加強執法,並在10月迫使政府部門進行「聯合行動」打擊。
在翠屏花園街市,每日有兩名拾荒者每天固定前來執拾發泡膠箱,身形矮小瘦削、年約70歲的陳仔是其中之一,他已執拾發泡膠箱10年,現時平均每天處理約500個膠箱。
陳仔現時每天早上7時起開工,從不同菜檔、生果檔外收集膠箱後,把它們堆放在匯豐銀行對出的路邊或花槽上的空位,之後他會花一整天時間,用繩把膠箱綁成6個一條(回收價一條5元),再一棟棟的排列好,直至晚上9至10時有貨車來回收膠箱才能收工。
陳仔表示,由於區議員投訴其發泡膠箱阻街,現時他要把日間整理好的膠箱搬到較遠位置,晚上再搬回原處方便貨車停泊的位置回收,坦言對年紀不輕的他而言確實不太方便。
於街市進行社區研究的的藝術家程展緯統計,翠屏花園街市商戶每天扔棄的發泡膠箱數量達800個。陳仔表示若不是自己每天來執拾大量發泡膠箱,商戶根本難以處理:「停(拾)一日就死。唔係我死,係佢哋(商戶)死。」
商戶稱「阻街」貨物已減少仍被批評
至於被指阻街的商戶,有商戶不滿區鎮樺從不直接與檔販商討解決方式,只是不斷要求政府部門執法:「佢唔會傾,我哋呢啲小人物。」商戶又稱自己已比過去自律和盡量配合,放出店外的貨物「由三行變一行」,指仍被區鎮樺批評:「宜家係政府收貨,但議員唔收貨……逼到我哋唔知點做,十幾廿個家庭(失業)佢點頂?」
區鎮樺則強調,商戶在「聯合行動」展開後才表示願意商討,但目前已錯過商討的最佳商機,認為政府部門必需加強力度執法,又指商戶目標為賺取利潤,不應透過非法佔用街道進行商業活動。
程展緯倡劃位予拾荒者 有清潔工贊同
程展緯倡劃出指定位置,予拾荒者放置發泡膠箱,他認為拾荒者把膠箱、紙皮置於街道旁邊的位置,對路人影響不大,政府亦應教育市民「街市膠箱循環回收」的重要性:「咁人哋投訴,你咪解釋比佢聽囉!呢啲都唔係垃圾。」
有清潔工亦表示同意。她指扔棄可回收的發泡膠箱等既不環保,亦影響拾荒者的生計,不解為何不能使用程展緯提出的方法:「(拾荒者)靠呢啲食飯㗎嘛。」
區鎮樺則不認同劃出指定位置,認為難以尋找合適位置,認為回收者應自行尋找或租用地方,「因為你賺錢㗎嘛。雖然你賺嘅利潤唔高,但係你賺錢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