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2020的明報週刊有篇叫《從David Graeber談起藝術行業的虛偽》的文章。
Graeber是「發起佔領華爾街級數」的左翼份子,開宗明義提起他就肯定是一篇對藝術產業毫不留情地批判的文章。
「他們不是想做藝術,而是想當藝術家,是想要藝術家帶來的光環。他們對藝術毫無熱情,也不關心藝術是什麼,甚至把個人判斷、喜好也放在一邊,只是行業的初級生產者。」
「在藝術市場環節,美也被裝飾代替了⋯⋯通過別人的消費、認同來確立自身價值,是容易量化的。是人在消耗裝飾品嗎?⋯⋯Bernard Stiegler 說是機器⋯⋯是由整個社會組成的體制機器。作品不升值你還會買嗎?不會,所以不是你在消費,是升值逼迫你去消費。以至於整個行業由投資、避稅、甚至洗錢來驅動,而不是美。」
看到這裡,我馬上想起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在我非常喜歡品牌mercibeaucoup的中學時代起,我就在想:「村上隆很貴的Kaikai 和 Kiki花花公仔,藝術價值為何?其實真的值得嗎?買它們的人是kai 還是rich?」
直到去年終於有機會在大館看村上隆的展覽,在港男港女不停在Kaikai 和Kiki面前chok 樣chok post 影相時,我就很努力在看他的作品介紹,企圖尋找答案。(阻了他們構圖,十分抱歉。)
最有趣的發現大概是,村上隆在暗串那些只會把Kaikai Kiki 影上IG 的潮人(童): 「請大家留意Kaikai和Kiki的空洞神情和眼中流露的空虛之感。我想藉這個系列帶出的主題,正是噩夢如何化為抽象繪畫,不過一般觀眾的反應都是覺得很可愛,可以放上instagram分享罷了。⋯⋯希望有天我的真正用意會有人明白。」
但我很懷疑到底村上先生是否真心想別人明白他的用意。畢竟明白了他用意的人大概就不會那麼爽快購買作品了。而村上隆不是因其產品的「high instagramibility」 而更成功嗎?
村上隆的成功之道
事實上,村上隆一早就不諱言承認自己是以如跨國企業般的方法經營業務,打造品牌。品牌不只代表產品品質與商業信譽,而且承載概念和生活風格。他說這比商品本身重要,因為只有讓消費者「感覺良好」的商品 才得以稱霸市場。
他也提到「觀念」和「概念」才是價值的根源、品牌的本質,也是藝術作品能夠得到肯定的理由。他透過把日本戰後藝術特色,「超級扁平」(superflat)扣連御宅族文化可愛風(kawaii),努力將「村上隆」營造成一種文化、一種概念。
而且,村上隆這個品牌之所成功,能揚名海外,也全賴層出不窮的行銷手法。其中最為人注目的是2003年與Louis Vuitton 合作推出新monogram,運用超級扁平藝術理論創作可以角色,設計手袋及周邊商品。所以我想他完全不會把左翼論者對他的批評放在眼內(如有)。因為他不介意藝術成為商品,他的成功方式根本就是因為他把「藝術」轉化成商品。
藝術商品化削弱審美能力
我不想進入藝術是什麼的哲學討論(我可沒有這種自信和能力),而且我感興趣的只有一個問題:藝術=商品有什麼問題?商品化有什麼問題?商品化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正如《從David Graeber談起藝術行業的虛偽》作者指出,商品化令「市場」決定什麼是美。另句話,它可能削弱了一個人獨立的審美能力。而且商品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可不停被取代。但如果「美」的事物終究包含「獨一無二」性,以處理商品的方式處理藝術不就注定是衝突的?
但村上隆三十二歲的時候不要說Louis Vuitton,他連一個便利店正價便當也不敢買。活在資本主義之中的藝術家也要吃飯養家呢。如果有所謂「出賣藝術」的藝術家,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同情地理解吧。
雖然我買不起,也沒有興趣擁有Kaikai和Kiki 商品,但村上隆的作品和書的確為我提供了不少思考的養份和趣味,這一點真的要說聲mercibeacoup!
到底為什麼我想寫這些?
成長於一個物質文明豐富的社會,也很幸運,我從來沒有因物質匱乏而受過怎樣的苦。物質能帶給人的滿足、誘惑,說算我沒有感受過其帶來最極致的愉悅,也是明白、可以想像箇中滋味。
但多讀了一點書,作為一個嚮往左翼價值理論,而且確實明白資本主義全球化/消費主義(Consumerism)對一己和他者他物之禍害,又同時自覺頗有成為購物狂的傾向和天份的港女,也確切感受到一種兩難。價值和行為的一致性(Consistency) 很重要。但我要/能夠徹底地不購物嗎?很難很難。但這也不是「全面擁抱藝術商品化/ Consumerism」的藉口。
所以,我認為持續反思這些有關美學、消費習慣及其對環境與人的影響是極為重要迫切的課題。
邀請大家一起思考。
畢竟這重來是我們的共業,在全球化之下就更甚。
參考: 張翠瑜。2009 。〈村上隆的藝術策略興品牌消費〉,收錄於第十九期《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