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對錯、黑白、鹿馬,在今天的香港,已顛覆了一切。由陳虹秀被捕,到落案控告暴動罪,活像黑白粵語片年代的情節,無法描述荒誕。在這鹿馬顛倒,真相泯滅的年代,陳虹秀能夠從壞透的法院安然步出來,只是她幸運,並不是法治有險可守。這樣迷亂的社會狀態下,這位應屆優秀社工得獎者,絕對是得到天父的祝福。
戾橫折曲的濫告
陳虹秀的暴動案件,法官不接納暴動的控罪,連非法集結也不成立,倒算是令人有一點安慰。在審訊的過程中,最令人驚訝,是主控官居然說社工守護公義是太政治,這樣低劣水平的主控,使人想起《九品芝麻官》的吳啟華。眾所週知,社工註冊局的專業守則中,維護社會公義是社工的操守,白紙黑字寫在註冊局條文中,並不像港共,你說沒有三權分立,就沒有三權分立。正如醫護的天職是救死扶傷,連專業的定義不清楚就將被告人帶上庭檢控,無怪香港被舉世公認法治水平不斷下降。
專業淪喪的惡果
過去在社會運動中,被控告的社工少之又少,在97前後,《艇戶事件》、《天台屋事件》經常作為社工課堂的教材,作為社區工作的教案。我們所學的理論,包括近年公民社會所倡導的公民抗命,都是向不義扭曲的社會制度,以和平手段作為公民喚醒。自一筆過撥款推行後,差不多所有的社會服務機構,將專業守則忘掉。80-90年代積極倡議的青年關社活動,轉為只做義工服務社區,因為當青年提出社區的核心問題,令港共尷尬非常,以高尚的義工服務精神,為政府粉飾太平,多麼的和諧。
因為多了一點行政方便,2000年各大機構頭目支持一筆過撥款,結果社工成為跑數機器。為了爭取更多資助,不理人手比例不斷加工作,前線員工與服務對象的關係是甚麼的關係,不言而喻。為了提昇所謂專業形象,以不同借來的心理學、輔導學理論,加上少許所謂多媒體包裝,剪接一條像上市公司融資的公關片段,便能引起公眾注視,同時替政府解答難題,民政事務局與社會福利署多麼的感謝社福機構。
以經歷寫下新教材
社工導論課中,經常以不同的案例或事件,啟迪每一位新入學的社工學生。陳虹秀與陣地社工的經歷,更新了香港社工課程的教材。在極權下,他們以頑強的信念,彰顯了社工的專業價值,他們堅毅不屈,正是城大退休教授莫慶聯過去每一年所強調真正專業助人精神。沒有華麗的理論辭藻,陳虹秀在前線展現出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崇高社工價值。
《暴政》一書中提到,專業的沉默,是極權的幫兇,同時提醒世人勿忘專業倫理(Remember professional ethics)。2014年雨傘革命,雙學三子被司法覆核入獄,沒有任何的青年服務機構為三位年青人說過一句公道話。劉家棟被判一年監禁,青年服務機構的聲明也像警員編號一樣,怎樣也找不到。陳虹秀面對專業踐踏,社福機構管理層安靜得像圖書館使用者,全部低頭默不作聲。當疫情橫行,安老院不少前線同事被告知以少於50元作為購買口罩報價,去年逆權運動高峰,青少年服務機構遍佈全港,有哪一個會像好鄰舍教會與社聯一樣,延長開放時間讓青年人休息?前線青年工作者以工餘時間,冒生危險去到前線現場支援,收到的只是一張叫同事避免犯法的冷通告。你們這批高薪低能的管埋層,還配做一個社工嗎?社工最重要不是進修讀書升職、也不是用專業理論美化工作,而是一顆不變的赤子之心。陳虹秀與陣地社工的出現,將淪喪已久的社工專業精神,重現香港人眼前。
專業不在於包裝,而是在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