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殘疾人士照顧者壓力爆煲 勞福局羅致光何啟明缺席開會

殘疾人士照顧者壓力爆煲 勞福局羅致光何啟明缺席開會

(獨媒特約報導)九月初葵涌邨一名母親疑勒死患有中度智障及過度活躍症的21歲兒子後,再割脈企圖自殺。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日(9月24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有關照顧者支援及殘疾人士住宿照顧服務。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及副局長何啟明未有出席回應,只有康復專員陳詠雯出席會議。委員會副主席邵家臻批評局方不斷重覆「數白攬」的回應,「唔理嘅仍然唔嚟」。民主黨尹兆堅則怒轟問責官員麻木不仁,寧將巨款放在明日大嶼等沒有回報的投資,也不願放到真正有需要的市民身上。

A2075D01-C2B3-45C3-8D63-7BC87696E9EA
邵家臻

智障人士組織批政府服務死板落後

14個團體代表出席會議發言,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外務副會長張志偉指,早前發生的悲劇只是冰山一角,促請政府設立評估高危個案制度、增設日間照顧和暫宿服務,以及為離開院舍和學校的患者提供援助等等。

77549BD4-FCC6-4CC7-BD18-56679706AEA4
卓新力量主席譚嘉敏(右)

智障人士代表、卓新力量主席譚嘉敏表示,自己原本於院舍居住,但近日因為疫情而搬回家裡,稱看到案件後感到十分傷心,反問「(係咪)因為我哋智障就應該死?」她批評現時政府提供的服務過分死板和落後,智障人士完成學業後得不到適當支援,即使與家人同住亦需要個人生活助理。她強調「我哋唔係野獸,我哋唔係寵物」,生存權不應被剝奪,應有自己生涯規劃,並希望能將殘疾觀點主流化,「一定要有得揀」。

79E94A72-64B9-4BEF-82BE-FFC8911A2340
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成員 林珍

輪候公營院舍需15年 六旬母親憂無法再照顧兒子

65歲的「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成員林珍表示,自己需要24小時照顧患有輕度智障、糖尿病和罕見病的20歲兒子。她指在疫情下,認知能力有限的兒子更經常因長期被迫留在家中而情緒失控,甚至會在拉扯期間受傷。她又指,過去小朋友曾入住質素參差的私人院舍,唯有改為輪候公營院舍,但院舍平均輪候時間為15年,擔心70歲時已未能照顧兒子,懇請政府提供緊急支援及增加津院宿位。

立法會議員街工梁耀忠亦指林婆婆的處境十分困難,提及現時每位協助獲聘有薪工作的殘疾人士往返工作地點的照顧者可從關愛基金得到每月5,000元交通津貼,但低收入殘疾人士的長期照顧者每月卻只有2,400元生活津貼,斥責勞福局過往措施只是「蜻蜓式點水」,並要求局方提供24小時緊急支援、設立一至兩星期的暫託服務,以及朋輩計劃,讓患者和照顧者得到過來人的幫助。

7704D97C-CD61-4EC2-8E28-DF8FCD995186
勞工及福利局康復專員陳詠雯

問責官員失蹤 學者斥政府見死不救

勞工及福利局康復專員陳詠雯回覆,認同院舍輪候情況未如理想,又指現時津貼以試行方式推行,申請資格和金額不一,已委託理工大學進行政策研究,將參考歐美和鄰近地區的模式,檢視照顧者的需要和現行政策,預料2021年中會有初步結果。社會福利署副署長林嘉泰則補充,社署今個財政年度內會增加約40個住宿暫顧服務名額,未來5年亦會增加約4,400個康復服務名額,包括1,900個日間服務名額。

工聯會麥美娟表示欣賞社署職員在案件後向該家庭提供充足支援和關心,認為當局事前若能如此人性化地處理個案,「起碼話畀佢哋聽條路應該點行」,悲劇未必會發生。

2DD6AF31-6BC1-43F5-9659-E219BB4F2510
黃錦賓

學者黃錦賓質疑,康復專員沒有留意她與10個地區資源中心和家長組織進行的個案研究書,認為疫情下「每一個個案係一個危機個案」,強調社署必須提供即時及非康樂用途的服務,並有效針對個案人土的精神健康問題。她表示,希望每個地區的康復專員可接收所有個案,以及在11月前撥款全面檢測危機個案,強調不能只有社工「赤手空拳」,又建議團隊加入精神科醫生、職業治療和心理學家等,批評局方「喺懸崖邊嘅人,你都唔拉佢上嚟」,反而只著重於焦點研究。

委員會主席鄺俊宇總結指,普羅市民面對疫情苦不堪言,勞工及福利局責無旁貸,要求出席官員向缺席的局長反映團體和議員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