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推行「全民檢測」需考慮的公共衞生理念

推行「全民檢測」需考慮的公共衞生理念

雖然全民檢測已開展了逾一周,但坊間仍可見有關全民檢測的討論。有見及此,本社準備了以下問答,闡譯在分析全民檢測利弊時,會用到的公共衞生理念。

甚麼是篩查 (Screening)?

篩查(Screening) 泛指為替沒有病徵的人檢測疾病,以便及早發現感染及治療,也就是政府常提到的「早發現、早診斷」。要注意的是,篩查不可以取代診斷,篩查結果為陽性的人士,之後必須再接受檢測方能確定感染。由於篩查往往涉及大量人力物力,傳統上只有較為重要、病理已經了解清楚、有可靠篩查工具、有足夠資源、合乎成本效益、以及市民能接受的情況下方會進行。[1]

以癌症篩查為例,只會篩查潛伏期較為明顯的疾病,例如子宮頸癌和大腸癌;而前列腺癌則因缺乏可靠篩查工具,及不合成本效益而未被納入。近年醫學界亦提倡,篩查計劃應與整個醫療系統接軌,確保是一個「持續尋找個案的過程」,而非只是「一次性的計劃」。[2] 就新型傳染病來說,篩查可以及早於無病徵的人群中發現感染者,但應以重覆及持續進行的方式尋找個案。

全民檢測,還是高風險群組篩查?

每種疾病都有相應的高風險群體,例如大腸癌較多出現於 50 至 75 歲的中老年人士,而老年及長期病患者則較易因新型冠狀病毒而出現嚴重的健康影響。高風險群體在整體人口中往往只佔少數,而當篩查計劃自高風險、推至中低風險的群體時,篩查的成本效益亦會隨之下降。故此,資源有限時,集中篩查高風險群組是較為合乎成本效益的做法;而在資源充足、又有完善治療配套的環境下,全民篩查則可以降低整體市民的健康風險。[3]

在應付傳染病時,除了受感染的高風險群組外,亦會定期篩查醫護及老人院舍的工作人員,盡早發現潛在感染者,以保障高風險群組(例如長期病患者和長者)的健康。而無論何種篩查計劃,均應持續運作,方能達到減低群體健康風險的效果。故此,在資源緊張的防疫時期,集中推行定期的高風險群組篩查,可以說是本地專家的共識。

如何衡量全民檢測的成本效益?

推行任何公共衞生政策,均需考慮成本效益,確保資源用得其所。傳統量度防疫政策效果的方式包括:政策執行後減少的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減少的醫療系統開支、以及對目標群體的生活質素影響等。

以感染人數為例,觀乎國際間其他例子,即使丹麥、盧森堡在推行大規模檢測後,個案數字亦一直未「清零」,可見全民檢測亦無法徹底截斷傳播鏈;而武漢市在 5 月個案「清零」後,亦曾進行大規模檢測,雖然發現約 300 名無症狀患者,但這些患者無一出現傳染他人的情況,反映通過全民檢測所找出的患者,對疫情發展影響甚微。

在得知全民檢測對感染個案的影響後,便能以直接醫療、間接醫療和社會成本等量化政策的效果,再考慮全民檢測的成本,才能評估其「成本效益」。同時亦須考慮推行全民檢測的機會成本,即是假設把推行全民檢測的資源,改為實行其他抗疫措施,例如前述的高風險群組篩查,或是資助有需要兒童的學習,會否更能減輕疫症對社會的影響?

至 9 月 8 日為止,香港已有 113 萬名市民接受檢測。至於是次計劃的效益,則可觀乎計劃完結後,對本地疫情個案數字的影響。期望屆時學者可以推算全民檢測的成本效益,為日後應否再度推行提供理據。

[1] Wilson JMG, Jungner 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creening for diseas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68.
[2] Dobrow MJ, Hagens V, Chafe R, Sullivan T, Rabeneck L. Consolidated principles for screening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nsensus process. CMAJ. 2018;190(14):E422-E429. doi:10.1503/cmaj.171154
[3] Rose G. Strateg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