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這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這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譚炳文過世,報章大幅報道,但聚焦在他的配音事業及六、七十年代的歌影視作品。其實他一直沒退休,早前更和電視台續約。他近年演出較少人注意,和他減少工作量有關。

另有一個結構性因素—娛樂事業碎片化,再無一些令人非看不可的大台製作,就算有好節目,亦很易看漏眼。以往那些集體回憶,很多時是焗住形成,幾獨家和獨裁的。人人看無線,才形成那個集體。香港小姐仲會家傳戶曉嗎?咪玩啦!世界變了,一家人看同一部電視送飯的日子早已不再,各人有各自的小眾選擇。也由於選擇太多,換畫太易,同一時間可留意多個頁面,專注程度減,對特定藝人或影視作品的投入感自然打折扣,培養死忠,比以前困難很多。

所以不止老一輩藝人,連後起之秀也很容易被忽略。一方面進場的門檻低了,做個youtuber或搞個自媒體不用投資太多,競爭劇烈,有限的眼球被大量攤分,但另一方面,就算有機會爆紅,亦難持久,在光速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熱度維持三分鐘已很不錯。環顧近年跑出的演藝工作者,能一直keep住人氣的可謂絕無僅有,火紅程度更及不上當年的Twins,更別和四大天王時代相比。八卦雜誌或娛樂版缺乏話題,經常要翻炒過氣明星的花生,正反映娛樂事業的吸引力和造星能力江河日下。

近年難得有火熱得起來的港劇、港產片或粵語流行曲,《幻愛》算得上小小奇蹟,但很快便會被人淡忘,幾年後,再有勁兒談起它的人一定不多,遑論成為集體回憶(正如二零一三年的《狂舞派》)。如想找到一個觸發點,感動一代人,使一代人幾十年後仍有共鳴,姑勿論甚麼立場,很難不是和過去一年多的抗爭有關。換言之,由娛樂工業+流行文化撐起的香港人精神面貌,已不復存在,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這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