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在網上讀過12年前一篇《維安的我、維安的她們》,我想告訴作者,她的紀錄,早已經有人打破了。聽說維安中心裝修過,但各舍友要幫忙洗廁所的「家規」仍在。
今日,是我第二次住進維安中心的第40日。住在維安中心的日子,讓我明白到,什麼是「女人最怕嫁錯郎」。入住庇護中心的婦女們,各人都有各人的故事,而這?的舍友,大部份是來自基層家庭的婦女。看她們的面龐、談吐,你會看到她們都曾經美麗過、活潑過、快樂過。但是當她們住進中心的時候,她們的臉卻帶着茫然、滄桑、驚惶及不安。有些婦女是一個人來的;有些帶着孩子來的;有些是扶老攜幼的;也有些是年紀老邁的。雖然她們的年紀不同,但從她們空洞的眼神,我明白到,婚姻如何影響女性的下半生。
我隔壁住了一個媽媽帶着兩個女孩子,兩個女孩的年齡,跟我的女兒相約,一個兩歲,一個五歲。看着她女兒,我想念自己的女兒得很。她兩位女兒都很可愛,而那位母親也是一個美人杯子,她看來只有廿多歲,穿上T恤短褲,若不知道還会以為她是大學的宿生呢?每天我看著她瘦弱的身軀,後面背着一個孩子,前邊又帶著一個孩子,在庇護中心?打掃煮飯,忙個不停。這些畫面讓我看見的不是母親的偉大,而是一段不良的婚姻,如何摧毁一個女性。
我房間對面住了一位媽媽,帶着兩個男孩子。在我上一年進入庇護中心時已經見到她了,聽說她們一家三口已經住了兩年。每次當我想跟她打招呼,她從來不跟你有眼神接觸,就算彼此在洗手間迎面遇上,也是低着頭不看一眼,她流露的不是驕傲,而是自卑。而兩個孩子,讀初小的老大總躲在房間裏很少遇見,而老二總愛跟中心?跟其他孩子玩耍。每當老二跑到別的房間去找小玩伴時,媽媽總是站在長長走廊的另一邊,焦急的呼喚着孩子的名字,叫他快快回到房間裏。聽其他的婦女說,這位母親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玩耍,當我聽到的時候,我腦海中不但浮現著這位母親低著頭,不敢跟別人交流的神情,也彷彿看見一段有缺陷的婚姻如何摧毁孩子的成長。
在武漢肺炎期間,我每天跟女兒用Zoom傾偈、講故事及分享短片。每次當宿友們見到我可以用一口流利英文跟女兒及工人姐姐在網上交談的時候,他們大部份都很驚訝。也許,我是少數比較有學識而又遇上家庭暴力,而被安排進入保良局婦女庇護中心的婦女。他們的詫異彷彿在告訴我,儘管在現今這個世代,不論女人學識多寡,一旦你結婚了,全心全意照顧家庭,沒有工作,婚姻若出現問題,也許大家最後都是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