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經常都有聽到重光紀念日這個假期,由於都是暑假關係,所以往往都是沒有太大的感覺,有時只是偶爾聽到祖父提及他抗戰時參與國軍的一些小故事,直至中學修讀歷史後開始對日軍侵華有點滴的了解,而對希望知道多一點香港淪陷的史實。
香港經歷了日佔的三年零八個月,至1945年日皇發表了無條件投降的玉音放送,被囚於集中營的原輔政司接過英政府的密令而出任署理港督,而夏慤將軍受命率艦接收香港,而日軍將領亦於當年9月16日簽署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香港黑暗日子終於得見光明。
其後英國政府於翌年將8月30日定為「重光紀念日」,並成為公眾假期,其後於其後將之改為8月最後的一個星期一,以及該星期一之前的一個星期六。英治年代的政府會舉行隆重儀式,政府、英聯邦成員國、以及英軍和退伍軍人的代表會於中環和平紀念碑獻花、鳴槍致敬,以悼念陣亡將士。。
主權移交後,政府把重光紀念日的公眾假期取消了,悼念儀式亦改於其他日子進行,例如和11月11日的和平紀念日合併、跟隨內地於9月3日及12月13日舉行官方悼念儀式,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及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現時,重光紀念日的儀式,已漸漸改由民間團隊籌辦,就算有政府官員的出席,職位只見愈來愈低級,可見重視程度一再被眨。
姑勿論中國人是否抗戰成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名堂是否恰當,畢竟9月3日的紀念,應該是日本正式向國民政府和盟軍簽署降書的那一天,去紀念此事實在無可厚非。可是對香港人來說,三年零八個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苦難,香港保衛戰,雖然以短短18日結束,可是我們看到的是香港人團結的抗敵,除了駐港英軍外,也有兩營印度部隊 (包括第7拉吉普團第5營及第14旁遮普團第2營),以及2000多名連香港是什麼地方也不知道的加拿大士兵:他們連同華人組織的香港華人軍團、由怡和大班百德新領導的外藉兵團 - 曉士兵團,也包括了防空救護隊、聖約翰救傷隊、以及童軍,皆在不同崗位守護香港。可以說當時港人無論是軍還是民,都會手執「架生」全力保衛香港,雖然明知寡不敵眾,仍奮戰至最後一刻,甚至有不少捨身成仁的故事,例如加拿大的溫伯尼營A連士官長奧士本英勇的事跡。因此,香港人只求一個好好紀念當年的英烈,這個想法過份嗎? 或是政府諸公覺得那些人不值得好好被悼念嗎?
作為香港人,紀念戰時的捐軀者和重光之日,實在是香港人應有的責,我們萬萬不能忘記,令到香港人英勇的事跡化為塵埃,我們更應學效先烈的勇氣,為香港的光明而奮鬥,香港人是配得起一個重光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