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自本港第三波疫情爆發,13類表列處所需再次停業,其中美容業界至今兩次停業達最少42日。自由黨邵家輝及民建聯葛珮帆今日連同美容供應商、商戶及美容師等13個業界協會代表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盡快放寬復業及補償業界停業損失。民建聯葛珮帆質疑第三波疫情下只有美容業要停業,「美髮唔洗停業,點解同樣地美甲要停業呢?」她又強調美容業並未有爆發感染群組,要求業界長期停業是「唔公道」。
葛珮帆:美容業冇爆發群組,長期停業唔公道
民建聯葛珮帆強調美容業內有很多女性從業員,指她們要兼顧養家責任,停工導致他們手停口停,從而影響很多家庭。她質疑第三波疫情下只有美容業要停業,「美髮唔駛停業,點解同樣地美甲要停業呢?」葛珮帆又指美容業並未爆發感染群組,要求業界長期停業是「唔公道」。
自由黨邵家輝則表示美容業界面臨崩潰式結業,至今已經停業第6個星期,但仍要繳交租金及人工等費用。他更指業界的犧牲令疫情放緩,期望政府能夠平衡公共衛生及業界生存。邵強調業界願意配合防疫措施,希望政府盡快放寬美容業復業。
委員會主席倡復業 加碼補貼自僱人士
教育局資歷架構美容及美髮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主席楊慧君表示,已有1成微型企業因租約到期,難以繼續營業而需結業。她強調美容行業注重衛生問題,疫情初期已推出衛生指引,更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讚揚。因此,她希望政府允許美容業於遵守衛生指引的情況下復業,包括規定員工及客人填寫健康申報表、採用獨立房間提供服務、要求員工及顧客於固定地點進行業務;以及為員工配戴全套防疫裝備,包括面罩、眼罩、手套及防護衣等。
楊慧君續指,若政府未能放寬美容業全面復業,亦希望可以爭取為某些業界優先復業,包括美容師及客人雙方均配戴口罩的行業,如美甲、紋眉等。政府曾為美容業界推出津貼,按公司員工人數批出分別3萬、6萬及10萬的津貼。惟楊慧君表示業界內有9成都是小型公司及自僱人士,希望政府除了按公司員工人數批出津貼外,亦能支援自僱人士。
美容供應商間接停業:生意額剩1成左右
美容供應商、飛歷集團董事周偉成表示供應商一直被忽視,但卻與美容業唇亡齒寒。周強調美容業停業等同凍結供應商業務,生意額只剩下1成左右,並指「嗰1成營業額係啲老闆買啲產品嚟自用,得幾千蚊左右。」
周偉成續指,因為供應商非直接停業,所以往往得不到業主諒解,需要繼續繳交租金及發放員工薪酬。他坦言自己的公司於4月第一次停業時仍堅持讓員工如常上班,但在今次無了期停工下,都要被迫要求員工放無薪假,質疑「有幾多間可以頂得住?」
中小企未獲減租 前線美容師需動用積蓄維持家庭支出
邱比特美容董事蘇峻甡公司旗下有5間分店,聘請40名員工。他指出要分別與不同分店的業主討論租金問題,最終所有大業主都不願減租,只有一個「良心業主」願意減租。蘇峻甡希望政府能夠提出明確賠償機制,補貼停業期間業界的損失。
純﹒美容資深美容顧問韓智媛亦大吐苦水,指自己徬徨無助,「唔知前路點樣,而家手停口停,我自己都要供樓、要養小朋友,公司小規模都有一大班同事跟住我哋做嘢。」她強調公司從未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惟在復業遙遙無期下,慨嘆「要賣車賣樓都要出糧俾員工」。
美容師江金杏發言時更一度哽咽,指停業對其影響極大。她指自己停業期間收入大跌7成,需要動用積蓄才能應付供樓及女兒的學業費用。她又指行業內有很多美容師都已經因生計而轉職,惟自己因只有美容業的工作經驗,難以找到其他工作,坦言「唔知點樣捱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