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青年精神健康小組一項調查發現,在社會事件及疫情的影響下,四成人出現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PTSD)症狀,超過七成人有中度到嚴重的抑鬱症狀,有三成六人同時出現兩種症狀。港大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指,港人的精神健康響起警號,壓力來源持續且多元,更有累積影響。
社會事件及疫情持續發生 累積壓力
研究於今年2月至7月進行,共有11,493人參與,49%受訪者年齡少於25歲、45%為25至44歲、6%為45歲或以上。研究結果顯示,有40.9%受訪者出現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狀,73.7%受訪者有中度到嚴重的抑鬱症狀。陳友凱指,大部份有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的受訪者,同時有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狀,情況嚴重亦難以處理。
調查計算三類壓力事件,分別是與疫情相關的事件、個人壓力事件和社會事件創傷經歷。疫情壓力事件中,最多人對前途感到憂慮(66.7%),其次是缺乏防疫物資(52.7%);個人壓力事件中,最多是與家人不和(49.4%)及與朋友不和(26.1%);在社會事件創傷經歷中,最多是親眼或於媒體看到集體行動(27.7%),隨後是被針對性鬧、羞辱或威脅(19.4%)、被武力驅散(15.3%)、於媒體看到他人被暴力襲擊(15.3%)及目擊他人被暴力襲擊(12.1%)。利用勝算比(odds ratio)計算,被武力攻擊或經歷性暴力、被拘捕、以及疫情對創傷後壓力症有顯著影響。
陳友凱指出,54.5%受訪者面對壓力時只是反應性,遠離壓力來源,症狀便會改善;但45.5%受訪者是非反應性,即懷疑已進入疾病狀況。陳形容,社會事件和疫情一直持續,不斷激發市民的壓力,未來反應性人士亦有機會患有疾病。
陳友凱指出三類壓力事件均是持續發生,而且未能看到終點,有累積影響。個人壓力事件有7.2%機會引致創傷後壓力症,疫情影響將額外增加9%,而社會事件另外再增加25.4%;抑鬱症方面,三類事件累積則可增加32%風險。
年輕人情況較嚴重
研究亦顯示,25歲以下受訪者患有中度至嚴重創傷後壓力症(PTSD)和抑鬱症的比率,比其他年齡群組更高。陳友凱解釋,年輕人相對年長者較大機會接觸社會事件,亦更著重個人意義和理想,過去一年的轉變正挑戰這個價值觀。他亦指出,青春期腦部發育有比較大轉變,提高精神健康風險,不少成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均由青春期開始。
陳友凱稱,雖然目前只掌握近月的數據,但與港大醫學院在1月發佈的「港人精神狀況觀察性研究」比較,當時創傷後壓力症患病率為22%,是次研究則達40.9%,有明顯升幅。他亦指出,在過萬人的調查中有四成人有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並不正常。陳友凱建議政府重新建立市民信心,令因為社會事件而出現情緒問題的市民有信心向政府求助,例如保障求診者的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