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有得揀,邊個想離開香港?

有得揀,邊個想離開香港?

題為編輯所擬。

7月22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BNO持有人移居英國正式落實為政策,英國的逃生門率先於2021年1月為港人打開。隨着國安法的通過,香港的一國兩制也真的「壽終正寢」,面對中共的加強的掣肘與社會的動盪,令為數不少的人萌生移民的想法,對於離開,香港人該如何作出選擇,何去何從?當中最廣為人考慮的正是英國。

英國政府宣佈為BNO持有人提供5+1的移民政策。BNO持有人只需要在英國居住6年後正式申請入籍,成為英國公民。英國保守黨的1331名保守黨員之中,有62.6%人表示支持接收香港人,而當中更有56.6%支持英國政府給予香港人完整的英國公民權。另外,有媒體採訪了2883名英國人,當中有42%支持英國賦予BNO持有人居英權或前往英國的權利。種種數據都能反映不論是英國政府及英國居民都對香港人移居英國持有開放態度。

最近有紅媒指香港人就算去到英國,只能到做一些低下工作例如農夫或勞動工作,嘲笑香港人到英國有沒有前途。香港人最引以為傲的是獅子山下精神,多年來靠着「肯博肯捱」,多年來從金融風暴、SARS、金融海嘯中,一次又一次重新站來。對於中共來說,這班對黨抱有懷疑和不安的而萌生移民念頭的香港人是沒用的奴才,中共總是用一種「要不是黨給你飯吃的」的心態去對待,但對於外國而言,這理香港人是人才,移民是為當地帶來資金和技能。做人才或是奴才,大概很多人都了然於心。


早前筆者與人大代表洪為民曾在港視31節目上討論過國安法後,香港人何去何從,洪教授過去一直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發展,過去大灣區之所以有發展潛能是因為當中包含了香港,大灣區的發展動力是因為當中享有了香港特別的法治和經濟優勢,一個邊界之隔有內地的地大成本便宜作互相補足,才能促成了大灣區的機遇。灣區有措施鼓勵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創新創業,包括提供「青年發展基金」,協助他們落戶相關雙創基地等。

但隨着中美貿易戰與疫情,內地一線城市的經濟回軟時,中國經濟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例如,就業數據直接受疫情影響,6月份中國20至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調查失業率達19.3%,創歷史同期新高。何況這些新發展的經濟區?再加上國安法,進一步令香港的在法治上及政制上的優勢都開始被外界所質疑,大灣區未來的機遇也是否仍誠如洪教授般樂觀?

筆者不敢說外國月亮特別圓,移民到英國一家生活美滿幸福,但至少不會鼓勵年輕人回到大灣區發展,從國情與實際的機遇來說,大灣區都沒有想像中遍地黃金。但筆者有一樣特別欣賞洪教授的是他是一個評論言行一致的人,他本人為人大代表,也沒有申請其他國藉,在節目上,我問及洪教授指現在香港有些高官及其家人都擁有外國國籍,特首林鄭月娥的家人包括丈夫和兩位兒子都是英國國籍的,他們的外國國籍是否也應該要放棄呢?洪教授也直接認為根據國籍法,那些政府高官理應放棄外國國籍。



林鄭作為特首,短短數年把香港推進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其家人擁有英國藉,假以時日從特首位置退下來後,便樂逍遙地到外國與家人團聚,然而香港有多少人因為她而一家人無法再相聚。在這個時勢想移民不是真的貪外國月亮比較圓,是林鄭政府與中共一步一步把香港人逼走,可以的話,誰願意離開自己的根去外地作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