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遺體捐肝不敷需求 活體捐肝以愛成就

遺體捐肝不敷需求  活體捐肝以愛成就

今次談及的是肝臟移植。資深肝臟移植醫生陳詩正教授強調要活人捐肝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有更多的遺體捐贈就會減少活體捐肝的需求。目前活體捐肝主要是親屬關係,當然亦有無血緣關係的捐贈,而其中一位無血緣關係捐贈者——許細文,詳細講述了當年捐肝的經歷。

陳詩正教授在節目環節中提及香港人口約有10%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不少市民有肝硬化、肝癌等情況,換肝是最有效的醫治方法。可惜遺體肝臟捐贈甚少,自1993年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後,不少肝衰竭病人的家人在無選擇中選擇捐肝,他們不顧二百分之一的死亡率,勇敢地捐肝救回自己的家人。對於活體捐肝予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那是無償的義舉,陳教授表示十分敬佩,但他仍希望更多人支持遺體捐贈,提升民智,利人救人。

十年前,海關人員許細文得知數未謀面的同僚因執勤意外重傷要緊急換肝,他本着救人是應做的事,相信人間有愛,而且自覺身體良好,因此希望幫助受傷同事;加上他對換肝團隊有信心,因教授詳細向他講解了手術風險,在家人全力支持下,最後做了一個「簡單」的決定,就是捐肝。對於別人稱他為英雄,他謙稱只是做一件普通人會做的普通事。

陳教授表示,病人一旦要換肝,手術需要長時間進行,受贈者接駁血管有一定風險,一旦血管閉塞手術便失敗。為此,每次手術完成後,他除了送病人入ICU外,更會等候抽血結果才敢入睡,等待期間唯有靠彈結他打發時間。

香港的換肝手術成功率理想,五年後的存活率達93%。換肝的技術亦不斷進步,包括有分肝移植、肝腎移植、連鎖肝移植、互換活體肝臟移植。心肝移植曾於2010年成功進行、2015年則進行了兩肝救一人的移植手術,而活體的捐贈數字和遺體捐贈數字有時更不相伯仲。

教授又指出,傳統會取右肝作移植,隨醫學技術日益進步,目前已發展取左肝,希望對捐贈者減輕創傷和風險。採取互換活體肝臟移植目的是提升手術成功率,當中完全沒有任何利益關係,只希望進行更多成功的換肝手術。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節目《移植「辛」突破》由不同器官移植受贈者組成的香港移植運動協會製作,把有關器官移植的資訊一一向觀眾講解,節目亦會談及移植大數據、國際希望故事、移植錦囊等,當中亦會邀請醫生、護士和病人接受訪問。節目逢星期一晚上9時至10時在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節目重溫請瀏覽cibs.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