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幻愛》與黑羊

《幻愛》與黑羊

以下有些微劇透。容我儘量以不打擾觀賞為前提下,略談《幻愛》中一個隱藏的符號。

片中有一點頗教人在意,就是阿樂反覆夢到自己是隻黑羊,受困墓園綠茵裏,輔導員再解畫一番,未免生搬硬套,不肖香港風土人情,倒不及濕地中一條基圍蝦、蠔排底一條金豉魚來得地道呢。

既有生搬硬套之跡,我猜黑羊必有來歷。好奇之下,開始明查暗訪。原來黑羊乃歐洲俚語,一般字典都有收錄,泛指在族群中最受薄待的個體。有說此喻源於黑羊毛不易漂染,故比白羊毛價賤。亦有說十六世紀時,人視黑羊為魔鬼印記。(參考 Christine Ammer (1997).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Idioms:「This metaphor is based on the idea that black sheep were less valuable than white ones because it was more difficult to dye their wool different colors. Also, in the 16th century, their color was considered the devil's mark. By the 18th century the term was widely used as it is today, for the odd member of a group.」)而黑羊作貶稱的最早的明文記載,見於麥克林(Charles Macklin)劇作《The man and the world》:「O, ye villain! you - you - you are a black sheep; and I'll mark you.」

及後,心理學家憑此語起名,提出黑羊效應一說。按美國心理學會網上詞典所載,黑羊效應指比起族群外,人傾向對族群內不受歡迎的人更苛刻。(「the tendency to evaluate a disreputable or disliked person more negatively when that person is a member of one’s own group rather than of some other group. Although an apparent contradiction of ingroup bias, the black sheep effect is explained by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eople respond negatively to those who act in ways that threaten their group’s identity, particularly when they affiliate strongly with their group」)確立此說之論文發表於一九八八年,題為〈The 'Black Sheep Effect': Extremity of judgments towards ingroup members as a function of group identification〉,其中持見修正了社會認同論。按社會認同論,人傾向圍爐取暖,偏愛同路人,藉此也維護了自己。故而即便有同樣不受歡迎的人,比起族群內,我理應會更薄待族群外那一個。例如同樣劣食,黃絲理應會給藍店更低評分。論文卻提出異見,以自己圈內的黑羊會比圈外的黑羊更討厭。不過黑羊效應並未推翻社會認同論,反倒可說明人為了保存自身利益,鄙棄害群之馬的行為。(「The black sheep hypothesis is thus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The under-evaluation of dislikeable ingroup members may be an acceptable psychological strategy for preserving the group’s overall positivity. Therefore, the black sheep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a ‘sophisticated’ form of ingroup favouritism.」)這大概令人聯想到比起外敵,人往往會為更痛恨內奸而頻頻捉鬼。

另外,精神醫學界似乎流傳掛名為黑羊的人格分析,奇奇怪怪,觀點可疑,甚至有人將之與黑羊效應混為一談,於此就不多作介紹。有趣的是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利伯曼(Jeffrey Lieberman)有本書叫《Shrinks: The Untold Story of Psychiatry》,詳述精神醫學史,其中他自嘲精神醫學為醫學家庭的黑羊(「the black sheep of the medical family」)。希望他朝再另文詳談。

雖然戲中沒點明阿樂罹患精神病的原因,但從他夢到自己是隻黑羊,或可一窺導演設計此角色之靈感泉源。以下談談亦與黑羊相關的其他文藝作品。

話說意國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少時寫了則題為《黑羊》的短篇故事。他想像有個人人做賊的奇異國度,彼此你偷我我偷你,上行下效,倒也相安無事。有天,卻來了個老實人,不同流合污,反倒亂了原已井然的秩序,令眾人頗覺頭痕。不久,大家費了點功夫去適應新秩序後,全國依舊人人做賊,唯有老實人悄悄餓死了。而老實人最終帶來的改變,就只是令一撮較富有的賊學懂去裝老實人而已。故事雖短,卻深深刺中現實醜陋的心臟。卡爾維諾曾在筆記中寫道:「因為壓抑,所以有寓言。當一個人無法明白表達己念時,便寄情於童話。這些極短篇,是一個年輕人在法西斯治下的政治、社會經驗的映照。」難怪身在香港的今人讀來,那奇異國度並不顯陌生。

另外,日本女子圑體「欅坂46」有首歌亦叫《黑羊》(黒い羊)。製作細心,其音樂影片格局頗複雜,彷彿在訴說一名少女的幕幕悲傷往事。最終,少女手持象徵步入幽冥的彼岸花,疑似跳樓自殺。且附上官方中譯歌詞,不失為黑羊心理的一面寫照:

號誌燈上的顏色究竟是藍色還是綠色
我希望釐清模稜兩可的東西
要穿越傍晚的商店街人潮
實在太麻煩
於是我跨越平交道 繞遠路回家
我不喜歡放學後的教室
彷彿待在那裡就代表互相理解彼此
根本搭不上話題
感到掃興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把心裡話說出來就能解決問題
這種想法未免太過樂觀
有人嘆了一口氣
沒錯 那才是你真實的心聲吧
黑色的羊隻
是啊 只要我能消失不見就好了
這樣的話 停止的時針
就會再度轉動吧
才沒有能讓所有人都接受的答案
只有我反對的話 那就乾脆無視吧
要被大家說服反而不自在
在互相使眼色的同伴眼裡我只是個問題人物
在純白的羊群中特別引人側目
只有我是漆黑的羊兒
就算是這樣我也不想跟他們染上相同的顏色
在昏暗的房裡打開電燈的時機到底是何時
手機中只殘留了沒有愛的過往
我沒有辦法檢討人際關係的各種答案
我十分後悔如果當時不在那裡就好了
人生的大部分都不會照期望進行
充滿無法接受的事
還要被勸告放棄
即使如此還是選擇不接受
每一次都向對方吐口水
堅決反對到底不行嗎
No No No No
這一切 都是我的錯
黑色的羊隻
是啊 只要我能消失不見就好了
這樣的話 停止的時針
就會再度轉動吧
才沒有能讓所有人都接受的答案
只有我反對的話 那就乾脆無視吧
要被大家說服反而不自在
在正相使眼色的同伴眼裡我只是個問題人物
我知道啊
我死都不要變成白色的羊隻
當化成白羊的瞬間我就不再是我
與周圍的人有所不同造成了誰的困擾嗎
叫我改變毛髮顏色的大人們是在不爽什麼
難道是把毛髮的顏色當作叛逆的象徵嗎
不過是與他人顏色不同就成了問題人物了嗎
那些放棄忠於自我假裝成白羊的人們呀
看到黑羊時 會用手指著嘲笑他們嗎
如果是這樣我就永遠
在這裡引人側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