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食環署轄下的元朗同益街市及荃灣街市空置問題嚴重,由於多個檔位被食環署凍結,空置率分別達六成及超過一成(12%)。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聯同社區發展陣線的問卷調查指,分別近九成及七成受訪市民認為,同益街市和荃灣街市需重新招租。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發言人梁佩珊促政府開放檔位招租,增加專賣本地生產食材檔位,並活化街市及天台遊樂場。
食環凍結街市檔位放雜物、垃圾桶 九成市民望重新招租
元朗同益街市為全港空置率最高的街市,於1991年啟用後,1995年即有28個檔位被凍結至今。截至2019年底,同益街市有267檔被食環署凍結,而荃灣街市則有47檔被凍結。凍結的檔位一般貼有告示,有些擺放了食環署的垃圾桶,有些則被鄰近檔主擺放雜物。荃灣街市的天台遊樂場亦被「低調閒置」,只有簡陋的遊樂設施及乒乓球桌。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及社區發展陣線於3月至6月,以網上問卷及街頭問卷形式訪問光顧荃灣街市及同益街市的市民,分別收集到221份及390份回應。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市民不選擇同益街市的原因有衛生環境差、沒有冷氣、太多空舖及於街市外圍已買完餸,各個原因約佔兩成。而有四分一(25%)市民不選擇荃灣街市是因為食材選少,其次(22%)是街市通道窄。近九成(89%)受訪市民認為同益街市需要重新招租,七成(71%)受訪市民認為荃灣街市需要「解凍」重新招租。
問卷調查亦反映,市民希望街市增加售賣本地菜、本地米檔位。梁佩珊建議食環署將兩個街市凍結檔位重新招租,讓商販以低於市價的租金開檔;增加本地生產的食材檔位,吸引人流;及改善目前兩個街市的衛生及擠迫問題,改善市民買餸的體驗。
(左二)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發言人梁佩珊、 (左三)荃灣區議員劉肇軒、 (左四)元朗區議員石景澄
荃灣街市冇冷氣、通道窄 政府冇改善反耗1,700萬翻新外牆
2017年,政府曾耗資1,700萬翻新荃灣街市的外牆及廁所,於外牆增加「魚蝦蟹」的裝飾,惟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59%)市民認為翻新不吸引他們到街市買餸。荃灣區議員、荃民議政劉肇軒批評政府「捉錯路」,指荃灣街市未能吸到市民是因內部購買體驗,而非外牆的裝飾。他指出,荃灣街市的下層通道窄,菜檔「密密麻麻」,相反上層二樓非常空曠,形容「捉吓迷藏都仲可以」。劉肇軒質疑,政府未有善用1,700萬的翻新費,為荃灣街市安裝冷氣、改善街市下層通道等問題,吸引更多人流。
荃灣街市頂層天台遊樂場被閒置多年,更有食環署宿舍被空置,劉認為原有宿舍可以出租供團體舉辦活動,以免浪費。他表示以往於區議會有提交文件討論活化天台遊樂場,食環署不抗拒活化計畫,惟指如果於天台舉辦墟市,要與街市檔販相討,以免「搶生意」。
同益街市上層空置 外圍地舖引鼠患
元朗區議員、民主陣線石景澄批評,凍結檔位是浪費土地資源。他指同益街市上層空置率達九成,只有數間舖運作,街市外圍的民居出租地舖作菜檔、肉檔,引發環境衛生、鼠患、甚至交通擠塞等問題,「(同益街市)凍結問題,導致將整個街市搬咗去出面」。石景澄建議食環署活化上層,增加貨品的數量及種類,從而增加人流。
街市總監:凍結檔位因配合「現代化計畫」 未有活化詳情
梁佩珊指,早前與兩個街市的總監討論街市檔位問題,總監回應指,凍結檔位是因為要配合「現代化計畫」,目前全港有4個街市的「現代化計畫」提交立法會,但未有活化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