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立會選戰】在抗爭派旁說民生 李芝融:關顧弱勢需要,運動才能持久

【立會選戰】在抗爭派旁說民生 李芝融:關顧弱勢需要,運動才能持久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動力於6月24日公佈民主派立法會選舉初選參選人名單,在新界東的名單上,有一個出乎意料的名字——李芝融。大眾對他也許陌生,但事實上他非首次出現於公共領域。他育有一名嚴重智障的女兒,過往一直積極爭取殘疾及基層權益。

兩年前女兒驟然離世,用了一段時間放下傷痛,今日的他豁然一身,決定投身議會。他提交予民主動力平台的政綱,遠不及其他候選人搶眼,沒有任何設計,只有白底黑字,密密麻麻列出基層、殘疾、長者議題的各項主張。

當絕大部份候選人在高聲疾呼「抗爭」、「攬炒」,李芝融卻在談民生、貧窮,顯得格格不入。加上《港區國安法》已生效,他承認在目前緊張的社會氣氛,大談民生會「好怪」,但仍認為抗爭的同時,必須繼續關注民生基本需要,因為「這些需要不會因為抗爭而消失」,而且關係抗爭力量能否延續。他參選亦希望鼓勵弱勢群體發聲,「唔好期望有人可以代替你去表達,因為你的聲音、參與先至係最實在。」

無標題

張超雄不參選 憂無人為弱勢發聲

李芝融與記者相約在大埔那打素醫院,女兒在生時,這裡是他除了家以外,最常到的地方,因她的寄宿學校在附近,而她亦不時進出醫院。女兒走了後,他也沒有停下來,仍不時回學校當義工,又協助殘疾及基層朋友處理日常大小事務,包括改裝家居、申請政府發放的一萬元。他笑說,在選舉論壇進行時,也忙著低頭看手機,回覆這些訊息。

李芝融指,參選的念頭始於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宣佈不再參選,「嗰陣我哋已經擔心緊,到底之後立法會會點?如果冇咗一個會關注貧窮、殘疾、長者、基層嘅人,喺議會入面講呢啲聲音,我哋啲朋友個將來會係點呢?」工黨主席郭永健原本亦有意參選新界東,被視為「接棒」張超雄,但於初選報名期截止前一天宣佈不會參選。李芝融指有見及此,於當晚即時收集提名,趕及在截止前兩小時報名參選。

他認為,現屆議會內只有張超雄和邵家臻較能為弱勢群體發聲,但前者將會退下火線,後者則因佔中九子案入獄8個月,不能參選來屆選舉。他提到過往接觸不同議員,大部份未能明白他們的需要,「冇第一身感受,你係冇可能知道我哋想要乜。」他舉例,每當發生照顧者不堪壓力的倫常慘劇,很多議員就會要求建更多院舍,但其實家長需要的是社區支援,院舍僅是最後選擇,「(議員)覺得有個地方擺低個細路,就叫解決咗個問題,但其實唔係咁樣,呢啲係我哋嘅仔女,我哋唔係想擺低佢,去到最後無可奈何先會做呢一步。」

IMG_4857
李芝融為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成員,經常就基層議題發聲。(資料圖片)

政治與民生不可分

李芝融目前無業,打算用十萬積蓄去打這場選戰。但他也承認,於初選中主打民生議題,出線機會極微,「個氣氛好集中喺抗爭方面,民生關注度相對少。」在選舉論壇上,他談到如果只談政治,不談民生,這場社會運動不會持久。「你搞抗爭的同時,亦要顧及基本生活需要,要顧及食飯、錢、收入來源。即使不是抗爭者,這些需要不會因為抗爭而消失。」他提到,本港貧窮人口達140萬,「有基層街坊、殘疾人士都有參與這場運動,但如果他們的經濟、生活無以為繼,(抗爭)力量會消減」,他認為推動民生工作,可保障運動得以走下去。

他強調政治與民生本就密不可分,「不是主打民生、不講政治,我們都講人權、公義、民主自由,做民生工作一定會涉及這些範疇,冇得避。過往一些自助組織做研究,講政府政策、行政上的漏洞及過失;睇返中國大陸的狀況,(批評政府)係唔容許存在,所以(政治)與民生是息息相關。」但他認為,一直沒有人能向基層淺白地解釋兩者關係,「需要用一個基層能接收的方式去表述,令他們明白社會狀態、社會運作,如何影響他們,從而令他們需要發聲。」

無標題

議會空間有限 「團結就能做到」

李芝融提到,有人質疑他關注民生議題,不一定要成為立法會議員,留在社福界或民間團體也許更適合。他則認為立法會議員的影響力,與民間力量無可比擬,「有代表性,講嘢先有力量。一個沒身份、地位、公信力的人,要去做一個整體社會的改變,是不可能的。如果係可行的話,大家抗爭唔洗入立法會,街頭做咪得。」

但現實是議會內壁壘分明,過去由民主派推動的法案,均被建制派阻撓,政府寸步不讓,更莫說現時氣氛前所未有地劍拔弩張。李芝融政綱提到就罕見疾病立法,張超雄提出相關私人草案,上月便被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拒絕。

就算入到議會,還有空間推動民生議題嗎?「我哋要相信,只要我哋堅持,總有一日會做到。正如整場社會運動,我哋相信有一日(訴求)係會真的實現。如果不相信,根本就沒動力去做。」他相信只要團結就能做到,「能夠達成35+,我哋就有足夠議價能力,令到期望發生的事發生到。」他又認為,如果立法會通過後政府不跟隨,更可大力向基層宣傳政府失誤。

無標題

不過政權還有DQ一著,在畸型的制度下,民主派即使成功達到35+,也隨時會變回少數。李芝融指,DQ必然會發生,但重申不能因而失去行動力,「愈DQ得多不同光譜的人,其實係表達緊呢個政權,已經唔容許佢哋以外的人存在,變相對於民間、國際社會論述,都是強而有力的證據,迫令政府處理返佢基本需要處理嘅嘢。」

可預見抗爭是來屆議會的主調,李芝融表示他會參與,但方式不會與其他人「一模一樣」,因為他要兼顧協助基層的工作,「如果我因為參與抗爭,將後援工作擺低,我對唔住當初提名我嘅選民。」

面對《港區國安法》,政治形勢急轉直下,溫和如他也受到威脅。踏上選舉舞台,他指已有心理準備被捕,「當普通市民行街都被捕,做權益倡議工作,一定是目標之一。」他亦避免擺街站,擔心影響義工團隊。紅線無形,恐懼逐漸滲入社會每個角落,他表示未能多想,「良知都係違法物品,仲有乜嘢係唔違法?冇得憂慮,見步行步。」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