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金都》所折射的戀愛關係形式主義

《金都》所折射的戀愛關係形式主義

由鄧麗欣、朱栢康主演的電影《金都》終於上映,等候多時,金像奬的時候已十分期待, 一來是香港很久沒愛情電影上影,而且還是寫實以非浪費類型,二來鄧麗欣近年的演出確實讓人感受到她努力所帶來的演技進步,三來太子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地方,名稱跟地方的環境完全不匹配,號稱太子卻滿佈舊樓劏房,諷刺的是因地方方便,租金樓價卻一點都不便宜。

就在香港太子這個地方,一段典型香港人的戀愛關係問題就在《金都》中折射出來,故事的開始由阿芳買了一隻在缸中反肚龜開始,男主角Edward反諷阿芳將牠帶到更細的缸,而現實正正他們家庭收入不高,想買樓但只得舊樓的選擇,一個拍婚攝一個租婚紗,見證多少戀人步入婚禮,又見見證多少多少戀人(被逼)步入婚禮,自己卻對此深信不疑,覺得婚禮的必須,作為人生的重要階段,準備結婚買樓生仔。

人生如何活得有意義

人生要有婚姻才活得有意義,彷彿變成了一個信仰故事,也是一種男女性的身份認同,同性戀的或許要扮直人結婚,未必想結的也因怕麻煩結婚,一切的愛要用婚禮作証明不許其他的可能性,大概一切都是因為不確定性,阿芳和Edward本已同居,生活已有一定的黙契,儘管二人都有不少壞習慣,互相遷就下相處還好,但阿榮戀母的柔弱性格、社會對女性的期望、阿榮突如其來的求婚,打破了一切的平衡,也扣起了阿芳多年前假結婚所以未能再婚的矛盾。

在戀愛的脆弱下,阿芳在外面對未來外母的步步進逼,在內擔心自己假結婚的秘密被揭穿想盡快解決,幸好前夫楊樹偉終出現,兩者在交流中道中香港的悲哀,地方細,樓價永遠不跌,和偉渴望自由做成強烈對比,可惜最後終被發現,阿芳辦理離婚時盡面對Edward的不信任,不停的短訊,情緒的發洩,結婚明明是假的,和對方也沒見多少次面,連楊樹偉(前夫)也不禁要問阿芳:「你確定要跟這個人結婚嗎?」

儀式能讓抽象變得具體

Edward阿芳想結婚,但買樓的事卻沒跟進、婚禮細節阿榮卻交由媽處理時間由媽決定,發現了芳的秘密就反問對方是否曾跟他上床,是否不想結婚。在故事的尾段,芳反問為何一定要結婚時,Edward的答案是証明承諾了簽了紙,不能反悔。

為什麼要簽了紙才可以証明大家的愛,才可以証明承諾? 這個儀式反只可以証明人對著不確定性的脆弱,實際已存在的東西要用儀式去証明存在,在各人面前演出「愛」的確存在。就像說出耶穌曾為人犧牲時要以葡萄酒代表血和肉;皇帝在位要弄個登基儀式;國家這個概念本不存生,但有了國旗,可觸碰可看到的話,國家就存在了。

犧牲是魔力所在

人為了証明一段感情,要花多少成本? 大部份人會認為願意犧牲就是真愛,但要用死証明做不了吧,唯有花了錢花了時間,弄個儀式來証明一切,然後相信婚禮是最棒的,是必須的,一直的傳揚下去。

有一紙婚書,愛就存在了。到底戀愛關係是追求愛,還是形式主義?

自由主義下,難道人真的不能活得愛自己一點嗎?

還是要當一隻住在小盒子?的反肚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