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由區議會撥款興建的灣仔區議會告示板,資料過時兼欠保養維修。灣仔區議會屬下地區工程及設施管理委員會於5月14日曾通過動議,要求加入當區區诲員共同管理。昨日會議(6月16日)續討論,區議員羅偉珊建議參照地政總署予路旁橫額展示位予區議員使用的指引運用告示板,不過民政處表明拒絕,僅稱告示板內容開放予議員討論,又稱已因應議員意見,將議員資料的告示由A4變大為A3。
羅偉珊同建議民政處移除告示板上的膠板,民政處回覆指告示板位於露天地點,對建議有所保留,又稱民政處與地政總署的管理角色不同,不宜參考路旁橫額指引管理告示板,拒絕由議員直接管理。
昨日會議上,羅偉珊建議更新議員名單及聯絡資料表設計,例如再增加字體大小及13位議員相片,以及張貼獲批撥款的活動資料,以及區內社區會堂舉行的活動資料於告示板。
灣仔區議會主席楊雪盈指不理解民政處為何指地政總署的指引不能應用於告示板,她指區議會撥款興建,卻無權過問告示板資訊,認為非常荒謬,懷疑民政處是否擔心告示板會被用作「連儂牆」,所以「用盡一切方法阻止我哋有一個平台同市民溝通。」
灣仔民政事務處專員陳天柱僅表示,民政處將更換告示板的膠板,並將議員名單資料表的尺寸由A4更改為A3,亦願意聆聽議員意見,例如增設相片等。他未有正面回應楊雪盈,只表示各告示版內容一致屬「有效管理」及「行之有效」,不斷重申歡迎議員提出意見,以及告示板面積有限。
區議會撥款興建、由民政處管理的設施不少屬過時,楊雪盈指灣仔區地圖牌、灣仔海岸線歷史徑指示牌及「清除衛生黑點大行動」告示牌等均屬此類。民政處高級行主任何志昌指目前有24塊灣仔海岸線歷史徑指示牌,該批指示牌於2007年9月建成,指收集資料需時,期望於下次會議詳細匯報該批指示牌的現況。至於「清除衛生黑點大行動」告示牌則未有資料,形容是「好長時間」前興建。
至於上次會議已通過清拆衛生健康活力城燈牌、燈箱及橫額廂箱,民政處表示正詢問相關政府部門,如無反對會盡快安排工程組拆除,相關開支會由民政處承擔。
上屆灣仔區議會使用政府提供額外撥款,在天后皇龍道興建休憩花園。康文署就設計作出修改,包括將兒童及長者設施位置互換、增加中央草地位置及將欄杆的顏色轉為較低調的啡色,和改變種植的花種。楊雪盈問到會否增設水機,署方回覆指如裝設水機,需處理污水處理問題,當年設計工程時評估價格昂貴,但承諾會研究,亦對開放寵物進入持開放態度。
記者:余曉燕、施穎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