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個月震驚全球的南韓「N號房」性侵事件,今天在香港重複發生,犯案手法同樣是以社群媒體、交友軟件操控,犯案主腦並不會露面,受害對象都是年輕人。
韓國「N號房」發生的時候,不少討論中圍繞當地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以為是韓國土壤致使的個別駭人案例。很多香港人覺得「N號房」事件離我們很遠,或許是不少香港女性的工作地位和收入得到肯定,讓人有香港「早已男女平等」、「性教育無大問題」的錯覺和印象。
直至今天,我不禁想問:我們的社會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香港的性教育一直都缺。家計會每五年發表一次「青少年與性研究」報告,問卷中 12 題性知識題目,中三至中六學生平均只答對 8 題;中一至中二生平均只答對 5 分。除了生物學上的基本知識,性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自己身體,並且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這些才是建造社會公義關鍵一環。
如果社會沒有從教育開始改變,這些「翻版N號房」性侵事件只會在未來一次又一次發生。
另外,從報道中可以看到「港版N號房」中幾位願意挺身說法的都是男性受害者。華人社會裡常常以為性侵受害者只有女性,男性彷彿必然是加害者角色。其實這都是社會所給予男性的剛強定型,加上同性性互動本來已經為社會詬病,讓很多男生更羞於表達自己的慘痛遭遇,犯案人也是看上了這一點:愈不敢表達自己的人,愈容易成為獵物。
早前跟大家分享過我對民建聯鄺星宇行凶事件的看法,不少人給我留言他的情慾照、揭露他的同志身份。抱歉,我完全不能同意這種做法。如果我把鄺的同志身份、私人生活當成是一項可被攻擊的弱點,那麼我跟他一樣,只是社會上另一名傷害別人的刀手。
「港版N號房」和其他的性侵事件一樣,是完全地剝奪了他人身心的行為,社會絕不能容忍。除了鼓勵受害人站出來,循法律途徑追討,同時不害忽視香港的性教育問題,杜絕對同性性行為的獵奇心態,從而改變社會的文化,讓我們的香港更多元包容,同時有公義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