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是誰把政治帶入校園?

是誰把政治帶入校園?

自上年六月社會運動到現在,年青人都走在前方,由炎夏至寒冬,從疫情前到疫情後,他們不斷進化,自動補位,除了勇武及和理非外,還有後勤、急救、旁聽師、哨兵、簽名師、廚師、樂師等,大家互不相識,卻能互補不足,年青人的「勇氣、智慧也永不滅」。

去年炎炎夏日,年青人理應好好享受暑假,充實自己可以找暑期工,閒時可唱唱 K 或打打波,但他們卻為香港民主自由而選擇走上抗爭之路,以為九月一日開學後會回歸平靜,政府卻推出蒙面法,繼而罷課,攻完中文大學再攻理工大學。又以為疫情可緩和之際,教育局施壓考試局取消文憑試試題,接著推出國歌法及國安法。

因為特首一句「教育不能成為無掩雞籠」,教育局以高壓式手段處理歷史試題時,他們可有尊重考試局的專業性?可有考慮考生過往數年付出的努力及公開考試的公平性?學生及老師都為此相當氣憤!

97 回歸後每天新聞前播放國歌,學校重要活動也要播放國歌,過了23年,港人的國民身份曾於2008年奧運升至頂點,現今插水式回落必有因,不是立國歌法就可以改變的。年青人對香港有著強烈的歸屬感,他們心中有的是一團火,好好善用下,火可作煮食之用,否則亦可燒毀整個森林。當權者把年青人迫到懸崖邊,以為他們會懸崖勒馬,但當權者錯判了,此舉只會強化他們反抗的決心,正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更何況這一代有的不只是勇氣,還有著一顆赤子之心,所以有「立法會一齊走」及「岳義士捨己救人」兩幕的出現,他們的行為或許不被所有人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絕不是為了一己私慾,但換來卻是被檢控,甚至承受牢獄之苦,實在痛心。

停課四個月後,疫情漸退,學校師生本應開開心心復課,但這兩三星期接二連三的事情卻讓教育界處於不安狀態,文憑試考生為歷史試題入稟訴訟;國歌法已過,楊局長建議如事情處理不到,學校可找警方;老師須修讀由教育局提供核心培訓課程,內容包括認識「國家及國際教育發展」;;香島中學有老師因允許學生奏《榮光》而不獲續約,學生築成人鏈聲援及抗議;楊老師在警員口供不一的情況下被判罪成; 因反對國光法而有團體發動公投,教育局去信全港中小學校長表示罷工罷課需受懲處等。在此種種情況下,師生如何可以回歸平靜?

懇請教育局局長好好思考是誰把政治帶入校園,常言道「學生是未來的社會棟樑」,學生關心社會理應是值得高興之事,若是言之理,為何懼怕學生知道及面對?現今科技發達資訊開放,學生接收訊息不再是來自單一渠道,所以批判性思考尤其重要,不要人云亦云,電視洗腦式的廣告對年青人不再有效。

至於公投,政府不同高官對公投作出負面批評,其實師生大可開放討論公投是否恰當或公投後是否付諸行動罷工罷課,公開討論乃自由社會珍貴之處,每個人都應有獨立思考及自己的決定,而不是不斷的打壓,楊局長曾說:「學生不應做無謂的事,所謂公投是沒有意義」,既然又無謂又沒有意義,為何堂堂局長要出言阻撓?當我看見嬰兒在玩弄手指時,在我眼中也是無謂無意義,但我不會阻止,因為我不是無謂人干涉無謂之事。

說到尾,阻撓公投就是不敢面對現實,似乎政府心中有數支持罷工罷課可能佔大多數,所以要先聲奪人。學生為捍衛自己發聲的權利已明言「你可記我大過,但阻不了我罷課」,希望真心保護學生的校長及老師站出來,守護學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校規是死的,人是生的,不要把學生推至極端,他們過往一年經歷太多了。

要弄清楚因果關係,學生的行動與反應是結果,原因在於他們感受到社會的不公義及聲音不被聆聽,要學生回歸寧靜,懇請在位者還他們公平公義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