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巴司機抗疫津貼 工會斥僱主「落格」 促政府檢視漏洞](/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包括旅遊服務巴士司機支援計劃,今日(6月5日)截止報名。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8日持有效公共巴士駕駛執照、駕駛過旅遊巴,並獲僱主確認的司機,可申請一次性一萬元津貼。職工盟旅遊巴士司機工會不滿申請取決於僱主簽署的確認書,有僱主要求司機同意平分津貼,才肯簽署確認書。
批計劃漏洞致僱主「落格」 涉刑事罪行
工會今日陪同一眾未能獲得確認書的司機,一同到旅遊事務署遞交申請。工會幹事曾昭文指,接獲約150個司機求助,指遭公司拒絕或拖延簽署確認書,當中更有20人表示,公司要求收取5千元,才可簽署確認書,他相信是「行內嘅公價」,批評僱主「落格」,瓜分司機的津貼,涉及賄賂及刑事罪行。曾亦斥「而家係要肯比錢先可以申請津貼」,令有需要的司機被剝削。
曾昭文即場播放錄音,有司機問「有冇辦法幫我出個證明?」僱主回應表示「返去睇睇我哋有冇額先」,又指「我哋搵到人幫手簽,但就要5千蚊,你肯唔肯」。當司機表示5千元太貴,要再考慮一下時,僱主又指「好多(車主)都係收錢先幫你做」,堅持要收費。
已離職司機被拒簽署 頓失補助斥「唔公平」
曾任職金巴的廖先生及陳先生分別於去年5月及今年1月離職,雖然符合申請津貼資格,但因公司拒絕簽署證明而頓失補助。二人於5月中向公司申請證明,更親身上門遞交表格,但一直未獲回音。金巴公司直到5月尾才以WhatApp告知未能幫助他們簽署,指要先幫助現職員工。廖先生直言安排「唔公平」,生計因疫情大受打擊,卻未能獲得補助。陳先生亦批評「公司一句就話唔幫,quota有好多喺度,但係就唔幫我哋。」
曾任職跨境巴士司機的王先生亦表示遭公司拒絕,於電話通話中表示「要留(證明名額)比其他員工」。他斥「其他員工啫係後勤都攞得」,無視已經離職的員工,「後勤員工都有巴士牌申請得(計劃),但幫唔到真係受影響嘅司機嘛!」
曾昭文表示,業界小公司及散戶普遍會向車主租借旅遊巴,但計劃下每輛旅遊巴只可以申請兩份津貼。他指出一年內肯定不止兩個司機租用一輛旅遊巴,但計劃並未有考慮此問題。曾昭文又指行內公司一直為了拖糧,而以「假自僱」方式聘用司機,以致很多旅遊巴司機難以提供僱傭證明,難以受惠。
促放寬申請資格 推出失業津貼
曾昭文表示曾接獲司機求助,指因未能遞交公司證明書,而未能遞交申請,「俾(旅遊事務署)職員耍走」,因此今日與一眾遭公司拖延回覆或拒絕簽署確認書的司機,一同到旅遊事務署遞交申請,希望政府放寬申請資格,接受法定聲明及僱傭證明文件,以及僱主可以補回簽署。
曾昭文一行人成功遞交申請,他指旅遊事務署負責職員強調遞交申請不代表一定獲得批核,而拒絕申請後沒有上訴機制。曾昭文批評該職員沒有回應「落格」問題,只表示遭拒絕的個案會以「個別方式」處理。曾表明不排除進一步行動,指「救人唔使咁多程序」。
曾又提出1萬元津貼不足以幫助一眾「打工仔」,很多旅遊巴司機被逼放無薪假,建議政府推出失業或開工不足的津貼。受疫情影響的僱員按失業前每月收入或疫情前後收入差額的8成,最多可獲6個月、上限1萬6千元的現金津貼。
記者:王珮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