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叔.叔》:外在世界倫理壓倒愛情

《叔.叔》:外在世界倫理壓倒愛情

初看《叔.叔》已經是在去年年底的優先場。當時一看,才覺原來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如此細膩動人的港產愛情片了。原本編排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之後公映,但疫情震動世界,最終《叔.叔》也只能在疫情放緩、戲院重開的當下放映。不到半年,已經像兩個世界,確實令我感到唏噓。

改編自江紹祺著作《男男正傳》,《叔.叔》 將書中故事寫成一對年老男同性戀者的愛情故事。然則,一如片名強調「叔叔」此一輩份詞,《叔.叔》更具在場感的,是兩位「老同志」的家庭:電影開場就將焦點放在柏(太保飾)的家庭,似乎柏是個弄孫為樂、家庭完整的大家長。(然而柏與女婿的來往,也是耐人尋味)至於海(袁富華飾),雖然獨居,後來出現的兒子一家卻是一個「正常」的保守香港家庭,凡事一板一眼。兩人雖然作為祖父輩大家長,然而卻收藏自己的性取向到老,這恰是《男男正傳》一書內年長男同性戀者的普遍處境:因為各種原因成婚卻因為實際性取向而活得壓抑,似乎在同志社群內才能活出自我。

這個命題在電影的處理體現在兩男在家庭中永遠都只被輩份詞(爸、爺爺、老公)框限,我們一直未知道兩位男主角的名字——直至在同志三溫暖的飯桌上,其他同志社群中人呼喚他們,才知道他們分別叫做「海」與「柏」。而相對家庭餐桌戲的壓抑、緊張,明顯在家庭以外空間的聚會場面中的兩人表現比較自在,不論那是不是關乎性取向。餐桌戲也是我相當欣賞《叔.叔》之處,尤其是在三溫暖同志餐桌上,眾男就坐也是互相問候娘親、以獵艷心態談論「經手的男人」以至好賭男子馬經不離手,將中老年同性戀男子的多元活脫脫放在銀幕上;加上生猛有活力的對白,都令這些餐桌戲的對話場面相當可觀。不是同志社群的一場則當數阿柏退休介紹女婿予的士司機同行的一場戲,那種生動而具地味的市井小民對話場面,近年港片也是太少見了。

《叔.叔》的畫面不時將角色置放在身邊環境之中,即使景框內只有海與柏,「外在世界」雖然模糊但仍是一個存在感極強的「角色」。之所以用角色去形容,因為兩男的角色發展除了家庭,也一路被這個外在世界推動。阿海送另一位老同志超仔回家,是電影裏外在世界對同志群組敵意的首次呈現:一個在屋邨走道的鄰人,背景又或面孔盡皆模糊,但因為超仔曾經在同志抗爭中亮相,成為了在明處的攻擊對象,哪怕這個鄰人根本並不認識超仔(相對而言,超仔在醫館中沒有正面面對如此敵意)。

「傳統」「輩份」在全片一直將海、柏以至其他同樣年長、又或已經有「完整」「正常」家庭的男同性戀者壓倒在不能違逆反抗的命運之下。到底要不要在人生晚年,活得真實而無束縛?還是為了家庭(海的兒子作為保守傳統正常家庭的代表,正正說明以世代界定價值觀是否進步是何等失真)而將秘密帶入棺材,期待「整定嘅下世都會一齊」?電影中的不同角色最終有不同的選擇,也是現實中存在的這群老人面前的真實問題。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