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31年前,1989年的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發生了一宗令全球髮指的政權屠殺人民的事件。31年來,縱然北京政府一直竭力埋沒「六四事件」的真相,但沒有人會忘記當日,天安門廣場上的血跡。
根據「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會」在1989年5月4日發表的《新五四宣言》。當時的大學生認為「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方面一直在向現代化邁進,另一方面卻極大地忽視了民主建設。」他們發起的「學生愛國民主運動」的目標是為了使民族倡盛, 為了使「民主、自由、人權、法制」在國家中得到落實而奮鬥。
「民主、自由、人權、法制」不單是當時「六四事件」中被武力鎮壓的北京學生的理想,也是今天我們香港人的訴求,在「反送中」運動當中,「五大訴求」:全面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撤回「暴動」定性、撤銷所有反送中示威者控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底追究警隊濫權情況、立即實行「真雙普選」,在在顯示今香港人及31年前的華人對「民主、自由、人權、法制」的共同願望。
雖然「六四事件」發生在遙遠的北京,但是,過去沙田居民一直都對「六四事件」有極大的關心。1989年的5月4日,沙田區的社工發起支持「八九民運」的聯署,不少沙田居民都紛紛響應行動,成立如「關社組」、「民鋒社」等組織。後在不同的沙田地區組織、沙田區內的互委會、沙田區的區議員等,都紛紛聯合起來成為「沙支聯」。在1989年的5月28日,沙田街坊積極響應「全球華人民主大遊行」,由中央公園出發,經禾輋,沙田第一城及車公廟徑,再折回中央公園,此外,也有不少沙田居民加入到由支聯會發起的,參與人數高達150萬的「全球華人民主大遊行」當中,而支聯會的綱領就是:「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
「六四事件」不單是在遙遠的北京發生的血案,同樣是沙田居民未曾忘記過的回憶。落實「民主、自由、人權、法制」,是六四死難者、沙田居民和人類的共同目標。31年來,支聯會都會在6月4日晚上發起燭光晚會,當中不少的參與者都是沙田居民,今年,林鄭月娥「借疫滅聲」,將限聚令延至6月4日,今年等六四燭光晚會可能難以舉辦,沙田區議會有責任聆聽和轉達出沙田居民的意願。
動議
沙田區議會明白沙田居民對「六四事件」的悲痛感受,也重視沙田居民過去在「八九民運」的參與。沙田區議會建議在沙田中央公園立碑紀錄沙田居民過去參與支援「八九民運」的真實歷史,顯示沙田區民對「平反六四」的意志。
動議人:岑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