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文憑試歷史科,因為其中有關20世紀初的中日關係題目,問及考生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而成為全城焦點。教育局長楊潤雄煞有介事地狠批試題「具引導性,使考生達至偏頗的結論」,更斷言這段時期中日關係「只有弊,唔會有任何利」。局長的言論顯然是缺乏歷史科的思辯精神,亦有失作為教育局長應有的專業。
對於這段時期,難免想到日本侵略對中國帶來的龐大人命損失,當中的悲痛大概是任何「利」也無法抵銷,但若因此而抹殺這段時期的其他「利」亦不恰當。該問題未有限制學生要評論「侵華戰爭」, 以及當時日本政權的善惡,只是要求評論這段時期對中國造成的利弊,而當中可以討論的地方甚多,例如所謂利弊,應以何角度探討?這段時期甚長,許多事件和人物也值得抽出來分析。包括最終支援了辛亥革命的日本組織「東亞同文會」,也有在軍方勢力下力挽狂瀾,一度緩和了中日關係的親華日本首相犬養毅。
當國父孫中山因從事革命活動被清政府通緝,流亡日本時,就與日本的社會人士成立了「東亞同文會」,更從中認識了後來成為日本首相的大隈重信、犬養毅。孫中山的革命成功,能說沒有得益於中日關係嗎?日本民間也有不少與中國有合作關係的組織及學校,孫中山為對付恢復帝制的袁世凱,曾向友好日本財閥借款,而國民政府不少政要就曾往日本留學。
日本政府於兩次大戰期間一直圖謀侵略中國,但並非所有日本當權者也是如此。例如因親華立場及壓制軍人勢力而遇刺的日本首相犬養毅,就顯然不在此列。他支持按1930年代的「倫敦海軍條約」裁軍,於「九一八事變」後出任首相,更派密使赴華,圖緩和當時的緊張局勢,包括承認中國對東三省的「宗主權」,共同發展東三省經濟。但犬養毅的行動被軍部發現,被迫取消談判。1932年犬養毅曾致函給陸軍元帥,表示「滿洲國獨立」將使日本在國際外交上陷入孤立,反對侵吞東三省。但此舉卻造成與軍部的關係緊張,最終成了少壯派軍人眼中的「奸賊」遭暗殺,也使中日合作的希望告吹。若犬養毅能持續執政,也許能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利」。
回顧這段二十世紀初的中日關係,日本政府的侵華野心及暴行,有大量史料作證,相信沒人會質疑,故相信大部份考生最終亦會得出「弊多於利」的結論,但是否因此就要把日本對中國的所有「利」也抹殺,連討論也不可以?若以局長這種邏輯思考,法庭其實並不需要辯護律師,因為只要判了被告有罪,任何求情理由也不需要考慮了,其過往做過任何的好事及品格證明,亦毋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