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歌惡法—反23條及反紅色教育的前哨戰

國歌惡法—反23條及反紅色教育的前哨戰

國歌惡法—反23條及反紅色教育的前哨戰

前日,林鄭接受大公報專訪,稱香港教育不能成為「無掩雞籠」,將政治問題及社會運動的出現諉過於通識科,又「提醒」教育團體要做好把關,避免其他科目被滲入「失實歪理」,為教育加上思想的囚籠,限制學生思想自由。

昨天,政府便去信立法會秘書處,預告在5月27號將《國歌法》放上立法會大會恢復二讀,以盡快在本屆立法會會期內完成立法。可以說,國歌惡法的立法工作已經走入最後直路。

林鄭到底在急什麼?

1. 拼砌完整染紅教育藍圖 掏空學生思想直接洗腦

《國歌法》的條文不止限制示威和言論自由,更是規範教學內容「好使好用」的工具。根據條文,學生需要學習國歌的「歷史」及「精神」。但這二字是如何定義,則是由教育局局長訂立指引。

意思即是,未來無論是國家安全的內容、國防外交甚至讚揚國家主席的內容,都可以透過局長的「創意寫作」,以國歌教育之名推行,變成課程內容。配合政府早前進行的通識課程檢討、通識課本送審機制及《基本法》教育等政策,就可以得出一個掏空學生思考,灌輸黨國意識的完整洗腦教育藍圖。

2.不尊重國歌誓成為DQ新紅線

政府趕着在本屆會期內完成國歌惡法的立法,是因為本屆立法會建制派擁有人數優勢。若果能在立法會候選人提名期前完成立法,並使之成為《基本法》條文,七月候選人報名時就可以畫出一條新紅線,以不尊重國歌,成為不擁護基本法的DQ新理由,後果非常嚴重。

上年三月,我與其他香港眾志的成員於國歌法公聽會衝向聶德權的座位,抗議國歌惡法。半年後,我們在臨近國慶前夕被拘捕,足見政權維護獨裁象徵打壓抗爭者的可笑。教育戰線正面對嚴峻時刻,《23條》立法如箭在弦,反抗國歌惡法的戰役誓成反23條及反紅色教育的前哨戰。期望大家整裝待發,再次走到街上繼續抗擊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