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在疫情的日子,我少很多談社運抗爭事宜。一方面疫情的確危急、另一方面是運動又的確到樽頸位—大家除「保持士氣」、「繼續聚集」外,似乎開始找不到突破點。外國勢力因疫情之故,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而香港又因限聚令被濫用之故,連「和你sing」此等極度和理非示威,也被政府強烈打壓。疫情緩和是好事,但隨之而來又是一幕幕難以直視的警暴。疫情為「反警暴運動」作出緩衝(其實「例」已撤回,我覺得運動名為「反警暴運動」是更為貼切了),是「休養生息、伺機而動」、還是「運動衰亡的開始」?原本一段時間,連我自己也失去信心。但直至前兩日「喜茶」新聞,卻讓我稍為安慰。
話說著名內地飲品店「喜茶」,原本在港有八間分店,因疫情與反修例之故,現時已縮減至兩間。記得開業初期,排隊飲杯茶竟然要等4個鐘,我個人就真係無等過。我不想在此評價喜茶是否是「元素週期表」溝出來,只就著其為「內地品牌」而受抵制作思考。事實證明,黃色經濟圈的確有效,即便是大品牌又有強勢內地背景如「喜茶」(據報導,「喜茶」於2019年估值或超160億人民幣),只要遭港人同心罷買,久而久之必然敗走。要知道,藍絲在消費時並沒有特別偏好、而黃絲卻專門和黃店消費,而根據一如以往「黃藍六四比」,相信成功趕走內地品牌指日可待。另一方面,當連「和你sing」此等極度和理非的示威也被政府強烈打壓時,「黃色經濟圈」更成為有效合法打擊藍營的主要渠道。
而,「黃色經濟圈」成效,並非一時三刻能見到。回想一年前,大家又有沒有想過「喜茶」現時慘況?又或者你用自己一餐半餐「懲罰」黃店,係咪就期望黃色經濟圈第二日立刻成功?絕無可能。但水滴石穿,「喜茶」敗走就是一個好例子—就像我們記得這些「階段性勝利」,以致明白我們今時今日所作的一切,絕非徒勞無功!
所以,不要「視善小而不為」。淺黃人士在選擇消費時,也可以「黃店」作為首選。當然,「黃店」者亦不能因「黃店」自居而輕視貨品/食物質量,這終究是別人會否再次光顧你的重大條件。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首先「的」起心肝,重新記得,「繼續幫襯黃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