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盪的社會環境中,每人都想逆境中求存,安居樂業的目標竟由上一代的理想,成為現世代遙遙無期的夢想。談到香港房屋的問題,依照目前香港社會發展,依然身處一個死胡同的狀態。
最近疫情的緣故,人與人的距離需要拉遠,的確是無可厚非。早些日子跟中學同學通電,隔空溝通,本打算閒聊解悶,但席間這位在房委會工作的朋友,提到去年十月政府推行的措施,讓我們有接著的討論。即是放寬首置人士九成按揭上限的政策,由400萬增至800萬。簡單而言,有80萬便能應付首期,成功上車做業主,可以擺脫從前「靠父幹」才能置業的厄運。然而,一成的首期便可以上車,同樣地面對樓價如果跌一成都可能變負資產。再者,在疫情的陰霾下,有專家預測首季的失業率可達4%,屆時更多業主還款能力將被削弱,在骨牌效應下,新一輪負資產的風暴或許再次來襲,或許我們沒有方法預知房價和社會發展的走勢,但依目前的經濟氣候,的確比過去更高風險,所以新措施對現世代來說似乎危多於機。就這樣我們轉移討論置業階級的第一步,公屋供應的情況。
根據2018年《長遠房屋策略》,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為7:3,未來十年新建公屋目標為3.15萬個,但據公屋聯會的資料顯示,未來5年平均新增公屋量僅為2萬,跟本來的目標可謂大相徑庭。我不禁開始反問,「今天在使用公屋的單位有被濫用嗎?」,朋友直言房委會一直都有抽查申請公屋的個案,但過去3年成功檢控且定罪的個案只得4宗; 同樣地,也有向近600個公屋富戶發出《遷出通知書》,但成功交還單位的只有100多個,他們發現不少個案會適時刪除個別家庭成員的戶籍,以確保維持入息資產上限之內,可見杜絕濫用公屋的議題上,正面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風氣,若然沒有方法堵住政策的缺口,一切檢察都顯得有心無力。然後,我們開始著手探討土地供應的根本。
根據《香港2030+》的專題報告,單從房屋用途上要滿足未來人口的發展,尚欠230公頃的土地,因此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曾經鼓勵港府應盡快建立土地儲備,以提升香港的生活空間。然而,在2018年18個增地選項建議當中,大多牽涉填海工程,以不涉及收地賠償和改變現有土地用途作便利,但難以顧及對海洋環境永久性的破壞。說到這兒,恰巧看見朋友轉發「反對明日大嶼」的簽名活動,提到相關的項目雖然可以大幅增加土地面積,但對庫房壓力甚為沈重,依目前因應抗疫基金的措施,本年度預算赤字已達2,766億元,加上全球經濟持續下行的情況,為本港未來的發展增添更多不明朗的因素,故照全盤計劃推行「明日大嶼」,恐怕立法會將被發動新一場拉布行動,屆時又造成繼《逃犯條例》及《國歌法》後,又一個政局死結,為香港政經發展帶來倒行逆施的後果。
單憑以上數百字都能看到,其實我倆生怕政府急於推行大型基建,以增加未來可用土地面積為優先,把現時百姓對收入及社會不穩的憂慮放置次要,最後令大家不情願地走到社會發展的死胡同。
最後,我們的討論始終無疾而終。有時候我嘗試問自己,「如果我是當權者,如何為百姓提供足夠的居住空間? 同時可以扳回社會上更多支持度?」。自問剛踏入社會工作的我,還未想出答案,相信官場上的人亦各有表述。不過,這個反思讓我想到古時一條治國道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取自《荀子·哀公》) ,可見民心是管治的基礎,否則民心向背,自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