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國戰疫:百日成績與最佳實踐

大國戰疫:百日成績與最佳實踐

中國於2019年12月31日首次就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疫情作出官方公告並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截至2020年4月9日,即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疫戰的第一個百日,全球累計確診逾143萬例,死亡逾8萬4千人。全球六大洲共233個國家/地區中有211個報告疫情,其中62個可視為流行中心(>1000例)。

已然明顯的是,新冠疫情擴散全球,不太可能在第二或三個百日自然完結。抗疫形勢從包圍變成被包圍,繼續每日緊追疫情的位置和走向不再有迫切需要,此時或許更有意義的是,檢討各國在第一階段疫戰的成績,從中尋找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s)的線索。

本文分析只基於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各國存在不同的原因,使發現和報告有不同程度的延誤和遺漏。此不屬本文討論範圍,請讀者在理解時自行留意。為行文簡潔,國名以首字簡稱,相同的用首二字。

水煮30國

考慮到人口和經濟活動與新冠病傳播的相關性,本文粗疏地將全球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加上本地生產總值最高的20個國家,合共30國,列為大國,如表1所示。30國合計人口和產值分別佔全球的76%和84%;截至2020年4月9日,合計確診病例和死亡分別佔全球的87%和92%。

T01 (1)

從疫情規模的絕對指標(病例數、死亡數)和相對指標(發病率、死亡率、病例產值比)看,30國全數已經出現新冠病疫情,但規模差距大至數千倍。疫情最嚴重的是西歐諸國和美國,最輕的是非洲的埃塞、尼、剛,亞洲的孟、印度、越;中國在中間,發病率略低於中位數,死亡率略高於中位數。因各國所處的疫情階段不同,故不能將以上五指標的差距簡單歸因於防控工作的優劣。埃塞、剛、尼、孟等4國,疫情開始不久,累計病例很少,有待進一步觀察,多數指標仍屬暫時性,所以,在以下討論中,一般不予評定優劣。

粗病死率(報告死亡數與報告病例數之比)與防控工作質量較為相關。截至4月9日,法、意、英、荷、西歐洲5國,病死率大於第80個百分位數(即屬最差的20%);越、澳、俄、泰、沙、巴基6國,則小於第20個百分位數(即屬最好的20%);中國在中間,略高於中位數。病死率也受防控工作以外的一些因素影響,例如各地老年人和慢性病患的數量、主要流行病毒株毒力等。所以,只基於病死率去發成績表,也不算是認真的做法。

動態全程

疫情和防控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僅截取一兩三個橫斷面去作評比意義不大,需要對全過程進行考察和檢討。圖1ABC是各國累計病例數按報告日期的分布,以圖象形式展示各國疫情的起始、規模、發展速度和模式。

G01A

G01B

G01C

疫情何時起始,一方面反映一地與已形成的流行中心之間人員流動的強度以及早期改變流動情況的舉措,另一方面也反映當地發現早期病例的能力。這兩情況對疫情後續發展的形勢有很大的影響。2020年1月12日中國報告首批確診病例,泰國在兩日之後報告首例,隨之,日、韓、美、越、法、澳、加、德、菲、印度、意等均在1月發現病例。30國最後報告疫情的是非洲埃塞,在3月14日,疫情起點在至3月的還有土、剛、孟、沙、印尼。

關於疫情規模,截至4月9日,病例數已達十萬級的包括美、西、意、德4國,在萬級的包括中、法、伊、英、土、瑞、荷、加、巴西、韓、俄11國;而另一端,尼、越、孟、剛4國仍在百級,埃塞仍在十級。

大流行的破壞力很大程度來自它的速度,防控的關鍵亦在於減速。疫情速度指標對評價疫情及其防控而言十分重要。圖1ABC是半對數圖,有顯示疫情發展速度,但直觀容易曲解。以數字表示的疫情速度指標可參見表2。從中可見,讓疫情飛的第一位是美國,自1月23日報告首例至4月9日期間,平均每日增加5130例;隨後的是西、意、德、土,均屬最嚴重的20%。在另一個極端,越南其實是在美國後一日報告首例,但平均每日僅增加3例;隨後的是泰、埃及。中國平均每日增加946例,顯著高於中位數。

T02 (1)

模式(Patterns)是指疫情指標圖示的形狀,反映疫情趨勢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多國相同的模式又或個別國家獨特的模式,兩者均是值得留意的重點。從圖1C可見,北南美洲美、加疫情較先,巴西、墨較後,疫情規模也有相當的差別,但圖形模式很相似。從圖1B可見,歐洲和非洲諸國模式也很相似,意、西、德、法、英、瑞、荷是較先和較嚴重的一組;非洲尼、剛、埃塞是較後和較低水平的一組;埃及、俄在兩組之間。圖1A與1B、1C大不同,亞洲和大洋洲各國呈現明顯的多樣性,疫情較嚴重的中、韓、伊、土各有模式;疫情較不嚴重的越、泰、澳、日亦各有模式;菲、印度前段類似,後段則與其餘的東南亞、南亞多國暫時混在一起;孟仍在疫情早期。
  
圖2同樣以半對數形式展示死亡的情況,而只包括累計死亡過百的國家。病例數更能反映傳染源的數量以及對醫療系統構成的負載,而死亡數更能反映疫情造成的實質健康影響以及是否出現醫療系統崩潰的情況。歐洲意、西、法、英和美國死亡出現的時間和模式相似;荷、德、瑞模式也相近,但死亡數低一個數量級;亞洲中、韓、伊死亡較先開始,但最後死亡數均能不同程度地低於歐美5國,中、韓模式有相似,而韓國死亡數低一個數量級。

G02 (1)

災難管理週期

以上簡介了30國疫情的概況,為認真地做成一份「疫戰成績表」,還需要確定必修的「年級和科目」。在疫戰中,必修的年級和科目應是什麼?這裡筆者借用災難管理週期(Disaster management cycle)的框架(圖3),將防控工作分為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和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兩大階段,減輕(Mitigation)、準備(Preparedness)、應對(Response)和恢復(Recovery)四個年級。因應現階段進行檢討的需要,特別將若干關鍵過程和工作分項列出,定為共八個必修科目:減輕、準備、預警、早期評估溝通、早期應對、中期應對、極期應對、恢復。這八個關鍵過程實質上都十分複雜,需要通過專門研究收集大量資料、進行系統分析、製成專論去評價。筆者無意也沒有能力去做專論,只是從現存和垂手可得的資料中尋找比較顯著的事實,提出一些非定量的初步判斷,請讀者在理解時留意。

G03 (1)

一.減輕

減輕是在疫情發生之前,前瞻性和長期推行的預防工作,目的是減低風險(Risk)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從而減少疫情發生的可能性及或減輕疫情一旦發生時的傷害。風險和脆弱性是極大的課題,所以只好避重就輕,選擇了各國在近30年以來發生重大病毒性事件的情況(圖4、表3)來管窺一下。

G04 (1)

T03 (1)

筆者以下列幾點準則去理解和評價此資料:1)在全球健康安全指數評估(見下段)中,實驗室檢測能力及或疾病監測能力不及格的國家,包括印尼、巴基、尼、埃塞、越、剛、伊、沙8國,不論病毒事件統計如何,因核心能力欠缺,視為不及格。2)病毒事件明顯頻發的國家,包括中、印度、美、巴西4國,因環境風險過高,也視為不及格。3)其餘國家視為及格。4)及格的國家,如在過去30年期間曾自行發現新病毒(代表能力)以及在過去10年期間曾經歷不多但具相當威脅性的病毒病疫情(代表實戰經驗),視為優異。若此,只有澳大利亞符合準則。多數富裕國家環境風險甚低,因此也久未應對重大病毒病疫情,「忘戰必危」,這養尊處優的狀況反過來構成另一種同樣不容易克服的脆弱性。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病毒來自生態系統,但病毒病首先在何處爆發,並非完全隨機,有一定的原因和規律可循。病毒科學研究能力建設對於各大國而言無疑是重要的。減低風險同樣或更加重要,需要科學評估和有效減低的,包括來自原生自然環境、人類改造環境(如農場、市場、實驗室等)、人類生活方式(如野生動物貿易等)的風險。

二.準備
 
準備是在疫情發生之前,前瞻性地進行的能力建設工作,目的是在疫情一旦發生時,有能力作出適當的應對。能力建設的主要範疇可包括政策、法律、財政、科學、預案、機構、人員、設施、設備、物品、信息、機制等。

關於世界各國應對新發傳染病大流行的準備或同類課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一些組織曾做過多種評估。筆者選擇了較近期的,由核威脅行動和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關於世界各國應對新發傳染病大流行的準備或同類課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一些組織曾做過多種評估。筆者選擇了較近期的,由核威脅行動和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合作進行,於2019年發表的全球健康安全指數(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 GHSI)。GHSI為評估各國預防應對重大傳染病流行或大流行的能力,設定了預防、發現和報告、快速應對、衛生系統、國際規範、風險環境等六大範疇,共34個項目、85個子項目、140個問題,並完成對195個國家的評估(圖5)。

G05

借用GHSI就34個項目的評估,但沒有借用項目評分乘以不同權重再相加而成的總分。加權是科學上常用且應算是正確的方法,但真實的疫情相當不可能按照計算得來的總分發生。個人認為,34個項目都是應當做好的要素,未達標的評價可提醒各國及早建設所欠缺的能力。然而,在真實的疫戰中,「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任何一個要素的欠缺,當轉化為主要矛盾,已足以導致全局形勢逆轉。因此,以如下方式理解和評價:1)項目得分低於平均得分,視為該項目不及格。2)同一範疇有一半或以上項目不及格,視為該範疇不及格。3)全部項目有一半或以上不及格,或有一半或以上範疇不及格,視為整體不及格。4)其餘視為及格。5)合格的國家若沒有任何範疇不及格,且不及格項目數不超過總項目數的20%,視為優異。按此,不及格的包括剛、孟、尼、巴基、埃及、伊、埃塞、菲、沙、俄,優異的包括英、加、美、澳、泰、瑞、韓(表4)。

T04 (1)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疫前各國得分,與當前疫情並非簡單正比的關係。準備狀況欠佳的,在真實疫情中幾乎沒有例外地讓人擔心。而準備狀況良好的,在真實疫情中則有幸有不幸。有些情況似乎與評分相應,例如,至目前為止,澳、泰抗疫效能優於多數國家,而韓國成功控制了未及預見的大規模爆發。這其實正是準備的真義,良好的準備是災難管理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而非全部。

三.預警

建立預警(Early warning)系統,是準備工作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有效的預警系統,需要完成以下任務:1)持續收集和利用相關的信息,按世衛指引,尤其包括指標為本的信息和事件為本的信息、官方信息和非官方信息。2)及時有效地從信息中識別事件、從事件中識別威脅。3)就發現的威脅迅速同關鍵的決策者和行動者溝通,尤其包括政府、醫療人員和公眾,使能採取適當的預警措施(Precautionary measures),防止疫情的早期進入或擴散,並為疫情真正開始時的應對作好最後準備。

T05

一般而言,各國的預警系統都在後台運作,有時甚至涉及政府機密,故公開資料不多。在不掌握任何特別相關資料的情況下,筆者基於疫情早期的動態(表5)和各國報告第1-10例的情況(圖6ABC和表2)推論各國預警系統的有效性。理據是如預警系統有效,將使能夠早期發現病例、早期採取預警措施防止更多病例輸入、防止輸入病例引起本地爆發,相反,如預警系統欠佳,將不能做到以上三點,而表現為1-10例時間短促以及早期出現病例的直線上升態勢。評價準則如下:1) 1-10例時間屬最短的20%,在滿10例之前已出現病例數接近垂直躍升,疫情甫開始隨即顯現準備不足、措手不及情況,在1月30日世衛宣告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後七天仍不見採取防止疫情輸入措施,此四情況中有任何兩項視為不及格。2)其餘視為合格。3)合格的國家如在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前已能確診最早期病例,或在1月30日之前確診病例且採取有效防止疫情輸入措施者,視為優異。按此,不合格的包括中、伊、意、土,優異的包括泰、日、韓、美、俄、菲、加、英、越。

G06A

G06B

G06C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許多地方會用幾個數字及或幾種顏色去代表預警級別,但要小心,當預警真變成了數字和顏色,便失去意義。預警訊號只是中間環節,預警必需包括信息、判讀、溝通、決策、行動全部五個關鍵環節才完整和有效(圖7)。信息和判讀是兩大技術難點,是預警技術系統的主要任務。然而,有時技術系統已掌握重要信息和正確判讀,卻因溝通環節斷裂而導致預警失敗,例如前線醫療人員收不到正式和充分的風險信息而被感染或陷於恐慌,又如總統指責嘗試向他報告疫情威脅的衛生部長危言聳聽。

G07

四.早期評估溝通
  
應隨形勢變化不斷更新的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溝通其實貫穿於災難管理週期的每一階段。然而,在應對起點的早期風險評估和風險溝通具有特別意義,面對重大疫情,這評估和溝通通常會由國家的最高領袖親身向全體人民作出,成為整個疫戰的基本指導方針,故影響深遠。
  
關於新冠病大流行,最失敗的早期評估和溝通是:這就像流感一樣,不是大問題;基於某些原因,本國不會受到影響。領袖表現一種態度、說幾個金句,落實到整個抗疫工作,結果可以造成民眾中許多人原可避免的重病或死亡。筆者沒有著意去收集關於30國領袖抗疫期間言行的報導,有些國家的報導在本地區甚至不會出現,因此,本項評分肯定不會公平的。在坦承不公平的前提下,筆者仍然毫無懷疑地將美國和巴西評為不及格。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好的早期風險評估和溝通,只考慮全體人民的利益,領袖的個人利益應置諸度外;實在、恰如其分,沒有故意淡化或誇大;與社會、社區、個人的風險管理行動緊密連結;促成民眾與政府的共同行動。
  
有時,早期風險評估和溝通的內容並無不當,問題在於等待這評估和溝通的時間太漫長,而中間的真空期,又沒有其他人/機構能夠代替,站出來向大家說明現在發生什麼事、該怎麼做。這情況不在本項而在下項中考慮。

五.早期應對
  
因應新冠病疫情的具體特徵,將應對分為早期應對、中期應對、極期應對三項。早期應對是指由動物傳人至可持續人傳人,或由外地輸入至可持續本地傳播期間的應對。早期應對的目標是打斷傳播鏈,以完全消滅疫情或大大延緩疫情進展,主要的工作包括:動物傳染源的早期發現、隔離和處置;病人的早期發現、隔離和治療;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隔離檢疫;全民採取個人風險管理措施並配合整體抗疫工作;社區環境隱患的發現和消除。

如同之前用各國第1-10例的情況來評估預警系統,筆者用第10-100例的情況來評估早期應對工作。100是隨意選擇的數字,並非金標準,但回顧全球各地疫情發展過程,大多數國家確實在100例之前,已由輸入疫情變成可持續的本地疫情。
  
從圖8ABC和表2可見,多數國家10-100例幾乎都是接近垂直向上的線,即病例數攀升十倍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各國的中位數是9日,反映新冠病的傳播能力強。但國家之間的差異也很顯著,最短1日,最長48日。現將第10-100例時間最短的20%視為不及格,最長的20%視為優異。按此,不及格的包括意、土、西、荷、伊、印尼、沙、菲,優異的包括泰、越、澳、美、德、日。中國的線條形狀非常不自然,至少反映在該階段,病例發現和報告的情況十分不可靠,中間停頓的日數沒有意義,並考慮前項討論的情況,也評為不及格。

G08A

G08B

G08C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傳染源管理是公共衛生的基本功,亦是遏制新發冠狀病毒病(SARS、MERS、Covid-19)的金標準,在疫情持續的情況下,雖然吃力,仍需堅持。早期動員全民參與,加強個人防線,對防止社區爆發有重大意義。

六.中期應對
  
中期應對是指由可持續本地傳播至醫療系統瀕於崩潰期間的應對。中期應對的目標是控制疫情進展速度,避免大暴發,將健康、經濟、社會影響減至最低。中期應對的主要工作包括:1)公共衛生戰線,仍然必需堅持發現、隔離和治療病人,追蹤和隔離密切接觸者,加強社區和個人防線,防止大暴發。2)醫療戰線,為越來越多的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提供適當醫療,減少重症、死亡和後遺殘疾。3)社會經濟戰線,一方面限制社會經濟活動,以延緩疫情,另一方面,為受疫情或防控措施影響的民眾尤其是脆弱人群提供社會經濟支持。

G09

G10

同前,筆者考慮了第100-1000例(圖9)和第1000-10000例(圖10)的情況來作本項評價。1000和10000都是隨意選擇的數字,在實際觀察中,1000例似乎與成為流行中心的節點相近,10000例則與醫療系統瀕於崩潰的節點相近。評價準則如下:1) 第100-10000例之間平均每日增加病例數最多的20%,病死率高於各國平均值即6%(圖11AB),有其他證據提示已經出現醫療系統崩潰,三者有一,視為不及格。2)其餘視為及格。3)及格的國家如第100-10000例之間日增病例數最少的20%,視為優異。按此,不及格的包括法、意、英、荷、西、印尼、埃及、伊、墨、巴西、菲、中、美、土;優異的包括越、泰、日、沙。韓國在100-1000例期間曾出現大暴發,病例急升,但能迅速採取有效措施,使疫情受控,大體上沒有出現醫療系統崩潰的情況。

G11A

G11B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1)不少國家在100例上下,出現大規模的暴發或超級傳播,使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必需謹慎戒懼,著重發現和消除同超級傳播有關的環境和行為因素。2) 100例除提示遏制措施未能成功阻止疫情發展成可持續的本地傳播外,也提示多數依賴人力運作的公共衛生系統已瀕於疲勞狀況,所以,必需加上其他措施支持,使疫情和防控能夠重新形成動態平衡。3)這些其他措施包括信息技術、大量檢測、社會疏遠,前兩者是在這次大流行中才嶄露的新戰術。4)因疫情及社會疏遠措施使社會經濟活動失常,必需為民眾特別是脆弱人群提供社會經濟支持。5)此是強化醫療系統應對能力的最後機會,必需盡一切努力鞏固醫療系統,使在疫情到達高峰時不會迅即崩潰。

七.極期應對

極期應對是指疫情導致醫療系統瀕於崩潰期間的應對。極期應對的目標是強行遏止疫情進展,使傳播速度回落到受控範圍,醫療系統恢復有效運作,從而將傷亡減至最低,同時也需盡可能減低經濟和社會影響。極期應對需要因時因地制宜採取一切可能的極限措施。

G12

截至4月9日,病例數逾十萬的有美、西、意、德4國,逾萬的有中、法、伊、英、土、瑞、荷、加、巴西、韓、俄11國。前列的無疑,但後半國家是否已到極期,其實有商榷,例如韓國,如前述大體上沒有出現醫療系統崩潰的情況。然而,為免討論變得太複雜,還是用隨意選擇的10000例為分界(圖12)。極期應對的評價應結合能否使疫情平緩,醫療系統能否恢復,健康、社會、經濟總影響輕重。在資料不足的情況,暫以如下準則作初步評價:1)病死率高於各國平均值即6%,第10000例之後疫情繼續高速發展未見平緩,兩者有一視為不及格。2)其餘視為及格。3)及格的國家如第10000例之後疫情明顯趨於平緩,視為優異。按此,不及格的包括法、意、英、荷、西、伊、美7國,優異的是中國。韓國在10000例以上只有小段軌迹,故雖與中國同樣平緩,未有評為優異。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現時存活的人罕有見證過醫療系統崩潰。各種極限措施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本次大流行中首創。基於中國經驗,主要的包括:分隔疫區;主要疫區完全封閉,社會經濟活動基本停頓,全體居民等同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其他地區配合一致,對曾到主要疫區的所有人員進行追蹤隔離,同時停止社會群集活動,生活社區實施封閉式管理;醫療系統緊急應變,建立臨時醫療設施,從較不嚴重地區調撥醫療資源支援主要疫區;動員龐大的執法隊伍,結合科技力量,強力執行各項措施;軍隊介入提供醫療和其他支援。如前述,若韓國也視為極期而與中國比較,分隔疫區、停止交通等措施看來相似,若干不同在於:應對較早開始,措施的強制性較低,科技運用較多,社會經濟成本看來較低,效果出現較早,醫療系統沒有崩潰,死亡數和病死率較低。
  
疫情與防控始終處於動態平衡中,個人相信並非所有國家都必然經歷極期,良好的防控工作有可能使疫情只到達中期,而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緩慢地傳播,等待因防疫接種或自然免疫而確定性回落。進入極期的國家,在採取極限措施之後可返回中期,亦不排除會出現多次往返的情況。

八.恢復

恢復包含兩個主要內容,一是經歷疫情衝擊之後,讓社會生活恢復常態;二是從災難中學習,重建更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在此展示全球準備監察理事會於2019年發表的報告中有關各國因大流行導致經濟損失的脆弱性的預測(圖13)。0-2%生產總值損失的預測現在看來未必實際,但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大流行的經濟負擔並非平均分布的,也不是與財富成正比的,而看來是相反。病例數和死亡數只是大流行的一個短暫的片面。合理地預期,在大流行期間以及之後的一段較長時間,經濟上受到最大傷害的會是相對不富裕的國家,全球社會經濟不平等惡化。此是較富裕和較不富裕的各國都需要關注的。

G13

關於最佳實踐的討論:恢復當然十分重要,但現階段顯然未是評價恢復的時間。比較肯定,有幾種情況不是最佳實踐:減輕、準備、應對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包括恢復方面的考慮;在早、中、極期太早地優先考慮恢復而非應對;恢復工作太遲開始。

疫戰百日成績表

歸納以上八段所述,疫戰百日成績表如表6所示。沒有分數,因為分數無意義,重要的是知道有八個必修科,知道每一科如果要抄功課,可以抄誰,不可以抄誰。泰、越、澳、日4國,似乎沒有受到太多留意和讚賞,但至今的整體表現其實比大多數國家好。

T06

筆者坦承,在許多方面因不掌握各地的深入資料,無法指出和闡明最佳實踐所在,只能提出很初步的討論。世衛具有較佳的條件,不妨適時邀請各國分享成功經驗(或失敗經驗),促進國際間的互相學習。

疫戰遠未完,各國仍需全力以赴,無論之前成績如何,後著如有不慎,隨時可以使形勢急轉直下。

封城鎖國與群體免疫

何以沒有評價封城鎖國和群體免疫兩大戰略的優劣?評了。各國是連同所採用的各種戰略,同樣地就效能方面進行評價。只是,封城鎖國與群體免疫之間並非像看來那樣,是截然對立的兩件事,其實不容易區分,且差距還逐漸消失。封城鎖國是清楚實在的舉措,群體免疫則只是一種理解,至今未有任何國家將它變成可操作的策略和措施。提出群體免疫理解的國家,當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全都沒有猶豫地採取了封城鎖國的舉措。而一開始就封城的國家,尤其是成功封城的國家,大概正在憂心怎樣才能讓人民獲得免疫力。

關於被包圍戰中,堅壁清野能否最終成功,又是否唯一可能策略的問題,比較肯定的答案是:1)在某些階段必需做,大火燒來,當然盡可能隔岸觀之,否則後果嚴重。2)最終成功難說,30大國中的29個以不同的方式去做,最好的只有一定期間的成功,最終疫情還是在當地出現和持續。3)被包圍戰中採用堅壁清野策略,最大的危險還不在於敵人進入,而在於曠日持久,城內水盡糧絕,所以,以堅壁清野作為單一策略未必明智。

民與上同意
  
成績表交待了完整的災難管理週期,但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準則,未列入評價。筆者認為,這未列入的準則可能比所有其他準則,包括健康、經濟、社會影響更重要。就是說,即使有非常顯著的傷亡和社會經濟損失,只要在這準則上優異,仍是優異,反之亦然。
  
孫武說,關於戰爭的勝敗,要研究五件事,第一件就叫做「道」──「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孫子兵法∙始計》)。前段所說的準則就是民與上同意。民與上同意什麼呢?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關於在面對疫情威脅,評估風險、作出決策、採取風險管理行動的權力和責任首先屬於誰這問題有一致意見。

G14

在檢討、比較各國疫戰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似乎存在三類國家。第一類,多數人民與政府都同意,評估、決策、行動的權力和責任首先屬於領袖,防疫政策和措施應當由政府強硬執行,不遵從者應當受到嚴懲,個人權利和自由不重要,於是,領袖採取強制性很高的舉措,得到了人民的熱烈支持。第二類,多數人民與政府都同意,評估、決策、行動的權力和責任首先屬於個人,個人權利和自由不得任意侵犯,於是,政府或者看來無為,或者要等待多數人民表達共同意向才作出行動,雖然如此,仍然得到人民的支持。英國防控工作明顯有不善之處,健康影響比預期嚴重,但對於英國總理通過非常簡明、不虛誇的溝通,而促使多數民眾迅即形成共同意向,使政府能夠隨即推行早已準備好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筆者印象深刻。第三類,多數人民與政府之間互不同意,或是政府行動而民眾拒絕遵從,或是民眾期望政府行動而政府無為。

若確實如此,個人認為,第一二類應分別評為優異,但兩類國家的舉措不能互相移植,否則會導致嚴重的排斥反應,註定失敗。第三類則應評為不及格。

附:小國戰疫

關心大國,忽略小國,或失公允,故附上簡論。

筆者將全球人口最少的20個國家/地區加上本地生產總值最低的20個國家/地區,共33個,列為小國。截至4月9日,其中有13個(39%)已報告新冠病疫情,如表6所示。最早的小國疫情報告在3月6日,即中國報告首批確診病例之後54日,比世衛宣告大流行早5日。邊遠小國出現疫情是重要指標,提示大流行的傳播迅速而無遠弗屆。

T07

一般而言,小國在應對大流行時,有一些相當不利的因素,包括社會、經濟、醫療能力較弱,也不排除邊遠居民的病情會特別嚴重。然而,個人認為小國戰疫比大國戰疫簡單很多,只要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幾個關鍵,相信能夠大大減輕疫情的影響:

  1. 封關:若居民生活基本所需能夠長期自給自足,可完全封關,若否,應按維生的需要限制人員進出。
  2. 為高危人群提供特別保護:尤其是當未能完全封關,或已出現當地疫情時,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提供特別保護,以盡可能避免感染為目標。
  3. 鞏固社會網絡:利用小國人口少、關係密切的優勢,鞏固社會網絡,並充分利用該等網絡於傳達疫情信息、促進個人預防行為、追蹤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實施社會疏遠措施時的互相支持和幫助、對高危人群的支援等。
  4. 檢測:及早取得國際組織及或鄰近友好大國的幫助,以獲得當地有能力使用的簡易檢測裝置和用品,以及建立相關樣本送鄰近高級實驗室作進一步檢測的渠道和機制。
  5. 醫療:及早加強醫療系統能力,尤其是隔離治療設施和重症監護設施,如有需要,及早取得國際組織及或鄰近友好大國的幫助,以獲得必需的藥品供應,以及建立重症病人轉送鄰近醫療中心的渠道和機制。
  6. 防護物品:發動民眾參與製造用於一般風險場合的簡易防護物品如口罩、眼罩、面罩、防護服、手套、洗手液、消毒液等,制定和啟動醫用防護物品的貯備和供應計劃。
  7. 社會疏遠:制定在不同風險情景下的社會疏遠措施計劃,盡可能用口罩和個人社交距離代替停止生計相關的社會、經濟活動,當採取封城之類的極限措施需要確保對民眾尤其是高危人群和貧困階層的生計支援。
  8. 疫苗:留意疫苗研製進展情況,適時向國際組織、跨國藥企及或鄰近友好大國求助以獲得疫苗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