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即將來臨的立法會選舉,衆多有意參選者當中,極少數完全拒絕任何形式的協調機制。畢竟,35+的藍圖經已被詳細地描繪出來,有了確實的可能性,選民亦有了議會過半的期盼。有多少候選人膽敢一邊向民主派選民拜票,一邊說議會過半不重要?
因此,大部分反對初選的候選人,通常主張以另一種方式協調:就是臨大選前,以民調決定哪些參選隊伍支持度過低,而需要退選。
究竟這機制,是否能有效代替初選?
本聯署認爲,這臨選前退選機制,至少有四大缺點:
(1)選前民調有誤差性:
以往立法會選舉經常有隊伍不肯退選,原因就是再大規模的民調,都至少有1-2%誤差性,但勝負往往只是千分之幾差別,民調的高低難以令人信服。
(2)臨選前退選會引起連鎖反應:
大家往往以朱凱迪鄺俊宇這些票王為成功例子,其實他們反而是臨選前才配票的失敗案例。2016年新西因此贏選票輸議席,只拿到4/9,超區也差點失去末席。選民需要時間才可以達到可行的配票策略,臨時在選前更改會引起混亂。
(3)選前棄選人士支持者的票何去何從:
臨選前棄選最大缺點,就是難以預測這些游離票歸往何方,這也是引起配票混亂主要原因之一。若初選落選人士早期就已經選擇加入其他隊伍出選,或呼籲自己支持者轉投給另一候選人,再於餘下時間讓機構舉行民調,用以測量「成功過票」的選民大約有多少,這樣選民就能獲得更準確數據,配票時也更得心應手。
(4)訊息傳遞需時:
很多選民並不掌握所有即時選舉資訊,往往仍然投票給已棄選人士。例如2016年新西張慧晶於選舉前兩日宣佈退選,但最後仍然獲得2390票,證明選民需要遠遠多於兩日時間去吸收最新選舉資訊。民主派要奪取35+,一定會是一場苦戰,寸土必爭,不能容許如此浪費寶貴選票的行為!
因此,基於以上原因,本聯署反對臨選前棄選機制。
但,在反對此機制的同時,我們不能抹殺候選人支持這退選機制的原因。我們需要瞭解這些誘因,積極地作出回應,並盡最大努力讓初選提供同樣誘因,以爭取他們支持。
篇幅所限,下回繼續討論這些誘因。
臨走前,請大家去【立會要初選 「三不投」聯署】網頁看看,同意的話,簽個名,傳開去。
大家亦要謹記,單憑地區直選,我們不能達到35+,所以,快去以下熱綫查詢,看看你能否在功能組別戰綫幫忙:
TG:功能組別攻略總公海
FB:功能組別和你解
WhatsApp:65391922
團體選民登記表格 REO-42
新選民登記的截止日期:5 月 2 日
【立會要初選 「三不投」聯署】發起人
李伯盧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