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月,對經濟負面因素陸續浮現,百業蕭條,失業率預計將大幅攀升。為應對疫情所帶來的挑戰,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公布第二輪「保企業、保就業」紓困措施,期望投放逾千億元撥款,減輕企業和市民的財政負擔,並讓香港經濟疫後盡快復甦。
整套措施開支預計總額為1,375億元,連同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的300億元撥款和《財政預算案》紓困措施所涉及的1,200億元,預算赤字總額高達2,875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期經濟不景,導致稅收及賣地收入減少,財政赤字有可能進一步增加。他認為雖然香港會有史無前例的赤字,但過往香港積累豐厚儲備,因而預計仍有空間推出支援措施,以「應使則使」原則「保企業、保就業」。
然而,今年起出現的龐大赤字,預計將會連續多年出現,即使往後再增加房屋儲備金轉撥,相信仍然難逃赤字預算。如何將赤字扭轉過來,或者最少不令其變成「經常性赤字」,不是簡單削去所有政府開支或不再興建大型基建便可以,反之增加政府工程「保就業」,才能推動經濟重拾升軌。
有部分社會人士或許批評,過去政府大曬金錢用於興建各項設施,興建大量所謂的「大白象工程」。然而,過去香港賴以成功,獲得國際社會認可的經濟發展,大型基建計劃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不計其數。如1989年六四事件後,港督衞奕信提出的「玫瑰園計劃」,當中包括赤鱲角機場、東涌新市鎮、機鐵和東涌線、青馬大橋、西隧等合計逾2000億元;2007年時任特首曾蔭權亦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於未來數年推動多項基礎建設計劃,當中包括數個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以改善市民生活及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其實,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也出現過一場知名的政府大干預。1933年,美國不斷出現銀行倒閉、企業破產、生產停頓,全國有逾1,300萬人失業。時任美國總統小羅斯福採取了當時「凱恩斯經濟學派」的主張,推動政府大舉投入資源,提出多項政府工程,推動全民就業和消費,以達至「乘數效應」,最終令經濟可加快全面復甦。這種融合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職能的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包括取消金本位貨幣政策,建立一系列規範監管金融市場的制度等措施,更重要的是興建大量公共工程,以吸收多餘勞動力、建立失業救濟金和養老保險金、設立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來提升其消費能力等。「羅斯福新政」最終令美國在二戰後,一踴成為延續近百年的「超級強國」地位。
近日有人亦以此段歷史對比現時各國,除希望盡快控制疫情外,更希望可在確診數字減低後,盡快「復工復產」。中英美傳統大國亦將會動用大筆國家儲備甚至發債,除資助國民度過疫症寒冬以外,更希望可重推市場運作和消費。如美國早前通過投入2.2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直接向大多數美國人提供現金、給大企業注入資金,並給小企業以及受疫情損害嚴重的行業提供貸款或資金,希望美國能在疫情之下儘快結束停擺。
反觀香港,有一批人提出要全面削減政府工程,甚至停止「明日大嶼」等長遠發展項目,目光如豆,未能看清過去發展歷史。特區政府更應在此刻經濟低迷之時,重新檢視全部工程預算,在工資與原材料因應疫情而有所調整之下,可調低相關預算,並將中短期有經濟成效的工程推前加快上馬,如加快東涌綫延綫、屯門站延綫等鐵路站的興建、推動東涌及屯門碼頭一帶發展,通過工程帶動各行各業盡快復工,才是政府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