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間,香港人鍛練出「齊上齊落」的精神,實行「不分化、不割席」的態度面對同路人。區議會選舉內,就算是議政素人,亦一一支持。結果是區議會變「黃」,改變需漫長,但是可見的。情況就如6.9遊行當日,百萬人中許多的「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必需發聲」。然後,就是香港人團結起來的結果。當中有很多「不完美、可接受、需改善」,但港人創出的一套「兄弟爬山」的確令運動能在各領域中發揮作用。來到今日,要是需在立法會中拿下35席這過半數,我們只靠「各自努力」就可以嗎?
選舉只是運動中其中一條抗爭路線,大前題是不應對運動有負面影響,不應對選舉抱過大期望,議會亦只為必需重奪的戰土。過半數這數目是必需的,但當中怎能找出真正的代議士?
「初選」方案難見「不分化」現象
現正熱烈討論的「初選」方案,似要讓同路人進議會,但認知中的初選,都是在同一黨派中尋找人選,理念當然一致。現時黨派之間理念各異,在協調過程中,難免捨棄或重組一些組合。光譜各盡不同,相信各派亦不會因一個「初選」機制便能改變理念上的差異。在「初選」先淘汰一輪,但又要在後來的真選舉中再合作,就只在製造各人面和心不和的局面。
各理念中,傳統、新進、溫和、激進,怎能協調出「不分化」的方案來進行「初選」呢?個人認為理念應建基於市民初衷。在時局的急速演變中,侯選人是否因時制宜,順應民眾?如只是不斷重複舊有模式;不論黨派中人或從政素人也會被時代淘汰。
贏回市民的代議士
選舉模式亦令我擔憂。「民間選舉」當然是越是普及越能突顯民意。但當大眾亦是選民時,就輕易被不同力量干擾,到時那結果是否真的反映政治現況?若在另一端,「選舉」不普及便成「小圈子」;令選舉變得亳無公信力可言。
「初選」做成的是分化及假希望。解決不了理念上的分歧時,硬要夾著協調的名義搞「選前選」,的確難以說服我這是市民的意願。我們要贏回代表市民的議席,但不代表贏得過半數後,就能什麼議案也能推動。現在只是爭回應有的議席,路還是艱辛的。在我而言,「初選」是在別無選擇之下,才考慮的後備方案。
「大團結」不「爭崩頭」
參選者第一個任務就是令大家攜手合作。要「大團結」,就不要「爭崩頭」。 雖則我有本身的光譜及理念,但我傾向友好協調。只要能商討出廣大「黃營」能接受的理念,不針著於板塊黨派之爭,就是對大局最具益處的方法。於我而言,稱職的候選人是必能嚴格執行各界商討出來的論述與理念。往後當選的議員亦需持續堅守這信念,能做到這種堅持,就誰在位亦一__ 樣。
團結在於不論黨派要進步,素人亦要學習實踐,才能說服廣泛選民。市民亦要延續「運動」中的「港人自救」,不讓抗爭外判別人。議員及市民能合作找出「溝埋一齊做賴尿牛丸」的方案,使運動持續在議會內外夾攻,才能走出陰霾,光復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