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政府銷毀檔案份量達到149棟IFC之多【註一】,香港政府拖足十多年不推行《檔案法》,令有心人能夠「無後顧之憂」銷毀檔案。過往政府表示檔案均是合法銷毀、沒有參考價值的檔案,例如報稅表等,但又有幾多檔案是「不小心」「未經授權銷毀」的呢?
早前我們的開放政府研究委託不同立法會議員相助,剛剛獲知最新行政署已答覆陳淑莊議員的問題【註二】,首次披露2015-2019年間,原來部門「未經授權銷毀非機密業務案卷」的數目及其案卷內容,合共2,925個,當中警務處佔94%,分別在2016年「未經授權銷毀」1,245個「調查報告」案卷,以及在2017年「未經授權銷毀」1,500個調查報告,及17個行動案卷。
此回覆不僅證實了警隊違規「毀屍滅跡」的數目極為驚人,而且可見是有系統持續地違規濫銷。
未知相關案卷,是否關於2014年雨傘運動及2016年旺角騷亂相關的調查報告,若然屬實,警隊將要背負嚴重影響公眾利益,與及銷毀香港歷史的罪名。可惜該等檔案已經灰飛煙滅,無從稽考。
如何懲治任意濫權銷毀檔案的黑警?政府在回覆中對於這個驚人數字的解釋,是「有關人員不熟悉檔案存廢的相關強制規定,在沒有取得檔案處處長的批准下便銷毀了有關檔案」,亦即以「又唔讀書」的理由開脫。
若熟知政府內部運作,會知道其實《檔案管理的強制性規定》早於2009年頒布,2012年強制實行【註三】,至今已8年,多年間檔案處亦不斷提供培訓予各部門包括警務處,要求他們根據規矩處理檔案存廢,「不熟悉相關強制規定」豈是一個「又唔做野」的正當理由?
可惜,由於《檔案法》尚未訂立,未有刑事罰則,這個規定猶如《警察通例》般的無牙老虎,只會繼續被蔑視。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濫捕7000多個手足的調查報告,這些檔案最終會否遭遇同一命運?
參考資料:
註一:立場新聞 2019年4月4日【149 幢 IFC】政府去年銷毀文件高近 63,000 米 警務處屋宇署未經批准毀 32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