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香港單日新增48宗確診個案,累計256宗,再創單日新高。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希望輸入個案大增只屬「短暫高峰」,在兩星期後能控制疫情。記者問到當局是否應全面封關,即禁止非香港居民入境,張竹君不同意,指新增個案中只有一名為外籍人士,期望市民能減低聚集和社交活動。
在48宗確診個案中,有36宗有外遊記錄,到過的地方遍佈全球,如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瑞士、英國、美國、加拿大、土耳其、葡萄牙、比利時、杜拜、奧地利和泰國等。
48宗確診患者的年齡介乎4至69歲,分別為25男和23女性,當中8人為學生,4人來自英國。第213宗個案是一名4歲女子,為第114宗個案的女兒。她在3月6日進入檢疫中心,一直沒有病徵,但在離開檢疫中心前作深喉唾液測試,結果呈陽性,其爸爸曾到英國倫敦。
今日確診的患者中,多人為早前已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第215宗個案為第181宗個案的丈夫,二人曾同到英國倫敦,第222宗個案為第174宗個案的太太,第256宗個案則是第205宗個案的太太,二人曾同遊加拿大;第228宗個案是第154宗個案的丈夫。
揸「機場線」的士司機確診
第221宗個案為一名的士司機,沒有外遊記錄,通常前往機場接載乘客。他居住在深水埗,3月16日開始咳嗽,衞生署懷疑和他接載的乘客中涉及旅客有關。第241宗個案是一名澳洲籍男子,和太太到美國旅遊,轉到葡萄牙時感到不適,18日到港轉機時感到身體不適,需要由救護車送院。
參加加拿大當地旅行團 三人中招
第238宗個案和第242宗個案曾前往加拿大,並參與當地多達31人的旅行團。第238個案為一名69歲女子,其妹妹屬初步確診,其同行的朋友是第242宗個案,為一名61歲女子,3月15日開始咳嗽發病。
除此之外,一名菲律賓家傭在3月12日到港,13日流鼻水和身體不適,18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今日確診。
第254宗個案為香港空手道代表運動員曾綺婷,她早前和第172宗個案、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等到法國集訓。衞生署指出,已對和曾綺婷同行的四人作檢測,一人對病毒測試呈陰性。
34歲女子成「毒后」 曾參與婚禮兼飯局
早前確診的第191宗個案,該名34歲女子在發病前在3月14日愉景灣酒店參與露天婚禮,共有80多人出席。衞生署指她接觸的多人後同告確診,即第223宗和第237宗個案。她在3月13日曾到中環蘭桂坊參與飯局,同行的兩名朋友又告確診,即217宗和250宗個案。
第三名空姐確診 曾飛印尼及倫敦
第212宗個案為一名44歲女子,同為國泰航空的空中服務員,在3月16日出現流鼻水,3月1至11日曾到過印尼,12日飛往倫敦,16日返港後感到不適,今日正式確診。
另外,第227和243宗個案,曾分別到過中環蘭桂坊和蘇豪,前者和第248宗個案亦曾到荷里活道的Pure Fitness。記者追問詳情,張竹君認為,不少人愛在週末到酒吧消遣,重申聚集和作親密才令傳播加劇,和該行為即飲酒及健身無關。
22歲男發病後續教羽毛球
昨日確診、第200宗個案的一名22歲男子,他在發病後曾分別到藍田(南)體育館和界限街二號體育館。獨媒記者問到,會否建議當局再次暫停公共服務和關閉設施。張竹君表示,該名男子曾教羽毛球班和替親人作簽到,稱市民對該些場地有一定需要,「要整體嚟睇囉」。
記者問到,政府是否應回復早前的在家工作政策,因為公務員較多子女到外國留學。張竹君只回應稱,如果私人企業可以在家工作「當然好」,但公務員在家工作政策需要由政府決定。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匯報指,過去24小時共呈報267宗懷疑個案,目前共有363人正留院隔離治療。在留院的107名確診患者中,1人情況危殆,其餘106人情況穩定。
衞生署及醫管局今早已啟動北大嶼山醫院和亞洲博覽館作分流站,庾慧玲表示,昨日共有28人返港後身體不適,及23人在檢疫期間不適,共有51人送院。
面罩存庫量上升
此外,醫管局公布防護裝備的儲存量,外科口罩較上星期減少100萬個至2,400萬個,N95呼吸器較上星期增加了30萬個,即有150萬個,保護衣則有250萬件,較上星期減少10萬件,面罩有270萬件,較上星期增加70萬件。她提到,面罩大幅增加,因為本地生產商能提供穩定的供應。
記者:麥馬高
攝影:鄒樂瑤